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聋人学生“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实践项目活动
发布时间:2014-12-12

 徐汇区业余大学(徐汇区社区学院)是上海市第一个设立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的学校,历经二十六年的实践探索,已经摸索出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符合聋人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优秀人才,并以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有来自香港、新疆等地的全国聋人学生,学校被聋人学生誉为“聋人艺术家的摇篮”。近年来学校在 “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实践项目活动中又取得了成效。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聋人教育教学改革
残疾人终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将残疾人培养成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自立自强的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做到以市场为轴心,以职业为导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格提升,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进入社会职场必需所具需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要,提升残疾人生活幸福感指数。我们根据成年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就业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实践“学校、企业、园区、政府”四位一体的办学定位、“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格精神和知识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残疾学生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项教改成果《成人特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我们不仅帮助了一大批残疾人自强自立,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和大众英雄,在中国成人特殊教育园地,为和谐文化和公平教育的构建默默耕耘,成为全国开展聋人教育的十几所特色高校之一。
1. 针对社会对紧缺人才的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方向
学校除了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社会对紧缺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外,还经常召开企业业务主管和企业技术能手参加的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会,其中部分专业技术能手是学校毕业的聋人学生,他们的加入更有助于聋人专业方向的设置。
2. 针对适合聋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工作岗位的课程设置。
    学校在了解社会对紧缺人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还经常召开聋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研讨会,主要是专业教师、企业业务主管和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能手,部分是学校毕业的聋人学生,根据他们的自身经历和立足社会的经历,有助于聋人专业课程学习的设置和专业技术教学中的沟通认知问题。
3.针对聋人学生所具有的个体专业特长,创设现代企业职业化半职业化工作环境开展实训,从而推进和加强聋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模拟企业职业操作流程实训。结合课程教学,将真实企业项目引进课
堂,在任课教师尽量少的指导下由聋人学生单独完成项目。
2)模拟职业化环境实训。配合课堂教学,在校内承接企业真实项目,由教师组建并带领多个聋人大学生,组成项目实施小组,团结协作,在校内实训室模拟职业工作环境,严格按企业作业流程和时间规定完成项目。
3)定向合作企业工作岗位实训。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与非盈利或微利企业等公益性机构、社会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完成聋人大学生职业上岗实习。做好定向合作企业聋人大学生职业上岗实习要做好以下的四方面工作
1)深入调研企业相关信息与职业技能要求及工作环境考查
2)与企业部门技术主管、人事深入沟通,彼此加深了解
3)实训前,把各企业的性质、规模、所需岗位和专业能力按同学专业特长分
组,配备带教教师并制定培训计划。
4)带教教师跟入企业,缓解聋人学生初入企业前期存在的沟通
问题,缩短聋人学生与企业间所需的磨合期。
4)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职业技能实习基地实训,保持常态化和较稳定的职业技能实习环境。通过校内实训,再转入实习基地进行培
养,借助该平台完成聋人大学生的职业上岗实习。
1)建立校内实训室
学校规划专门的场地,购置专业设备,结合整合来自企业一线和基地的实训项目,学生既可进行有报酬的勤工俭学工作,又可把学生的职业实训与教学活动有机的衔接和推进,并配备专业教师和班主任带教管理,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就业推进工作。
2)与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上海小笼包聋人协力设计事务所)合作共建聋人学生实训基地。
3)残联 +学校+创意产业园共建残疾人职业技能实寻习基地,实践
“学校、企业、园区、政府”四位一体的办学定位、“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鉴于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基地按照公司化运营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帮助聋人学生从学校走进企业。
4.推进残疾人学生的实训就业需持续付出不懈的努力
聋人学生的推进实训就业由于沟通问题,难度很大,学校都是要化很大的精力,每一个聋人学生要经过几次的经历,才能成功。不管是在校的学生,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已毕业多年的学生,我们会跟踪到底,只要有机会,学校都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尽力推进就业工
作,虽任重道远,但我们会坚持。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保障教育改革项目实施
    从普遍意义上讲,应聘现代企业的必要条件是,企业选择人才有三条标准,人品居首位,专业其次.悟性第三。“品高香自溢——优秀的人才首先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然后以专业能力作武装,用悟性去开拓,必能成为企业宝贵的财富。所以,让残疾人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特殊教育育人的标准。也是推进残疾人就业的、必须的思政工作。
1.开设系列讲座
请我校优秀聋人毕业生返校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用身边的榜样作为引领,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上海市聋人协会主席,90届) 陈 捷
2)《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                           
 (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高级美术教师, 92届)何立峰
3)《独立思考,自立社会》                              
 (博思格巴特勒 (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平面设计师,96届)朱晨曦
4)《经历风雨见彩虹》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工程师, 98届)吴建寅
5)《激发潜能,未来属于自己》                          
 (《君•天下 Online》3D角色、动作及特效设计师,01届)张小兵
2.开展系列交流展示活动
1)上海残疾人技术能手交流活动
组织残疾人技术能手展示他们自己的职场优秀事迹,介绍他们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让在校同学分享求职与就职的成功要点。特别要让同学们了解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以及要如何去应对的。
2)与上海聋人协会共同组织上海市首届聋人达人秀
为充分展现本市聋人群体的艺术才华,让才艺与智慧的火花为国际聋人节增添一份精彩,我校与上海市聋人协会共同组织了以弘扬聋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主题的首届聋人达人秀。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16个区县、21个代表队、600多名聋人朋友。
3)积极组织全国助残日活动
学校组织聋人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搭建各种活动平台。通过活动,懂得关注社会,能将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能展示他们的个人才华。
4)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面对残疾人学生群体,我们不再是一个教导者 , 而是以教育对象诉求为核心, 以学生为核心的、深入他们内心, 真真体谅他们的难
处,并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鼓励他们自强向上,自立于社会,这样推动的学习活动工作才能深入人心,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