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总结

-------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12-03-02

自从2003年全国总工会联合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9部委发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号召以来,学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接受上级指导逐渐走上正规,多年来,不断显出成效。我校坚持社区教育“夯实基础、适度改革、提升特色、拓展功能”的工作原则,立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服务学习者需要,创新办学模式,落实多元化办学。通过努力,力争把学校建设成既提供学历教育,又提供职业培训,既提供文化教育又提供休闲教育的多样化、多类型、多层次的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我们自我定位为“地区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的公共平台”。
一、加强社区学院能力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抓好社区学院中心组、党员和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围绕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定期开展学习,以研读、交流等方式提高中心组学习的有效性;围绕学校功能转型、工作转轨上,利用中心组学习、中层干部学习、教工大会、部门班组学习等不同层面做好思想务虚工作。规定凡涉及学校重大改革与发展事项,要事先安排中层干部、党员、教职员工开展学习务虚,达到统一认识、协调发展的目的;校领导身体力行上党课,讲学习体会;组织党员学习宣传十七大报告精神,校领导带头导读、分层次进行学习,认真规划并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教职工政治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部门学习交替的形式,既统一学习内容,又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和实际,提高了政治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结合学习上级文件,认清形势:让全体教职员工都认识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统一认识,让全体教职员工都明白我校在构建徐汇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徐汇学习型社会的责任。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各个层面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以创建学习型科室为抓手,培养学习理念,开展学习活动,利用形式新颖的创建交流平台开展科室互动,形成了长效机制。“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已经成为我校创建文明单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加强队伍建设,专业引领进社区。社区学院作为区域内社区教育业务指导单位,全面负责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和师资库建设、科研指导、社区教育网站、社区教育杂志等工作。社区教育部是学院的一个专业部门,负责承担区域内社区教育的管理、指导和研究工作。2008年起,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在社教部内建立起远程教育、服务协调、策划培训、发展研究四个工作中心(对内为部门内部的项目组),实行项目分工专业化负责,事务协调统一化管理,人员也增加到9人。
学院其他各部、系在完成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根据任务和发展需要,以开设社区教育课程、组织社区教育教研活动以及志愿者等形式,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去,工作量统一纳入学校课时量计算。
3.加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培育与建设、学习团队管理实践与探索工作。在“上海市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征集评比活动”中徐汇区共上报教育资源95份,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获市优秀组织奖,社区学院《餐饮英语》、区妇女联合会《迎世博礼仪英语》获市二等奖;在第三届学习节期间,社区学院联合湖南、田林、康健、华泾镇社区学校和徐汇区老干部大学共同举办“社区教育优秀课程展示与研讨活动”;制定徐汇区终身教育特色教材编写指南,面向全区进行招投标。
4.网络构建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完善“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1)进一步发挥“徐汇社区教育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学习平台、管理平台的作用,形成了机制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库共享。远程教学在社区教育网中得到初步尝试和应用。(2)拓展完善“徐汇终身学习卡”系统,以徐汇社区教育网为平台,以区域内各层面市民为对象,以“快乐学习、精彩人生”为建设理念,以网络资源学习、活动信息传递、认证制度建设为重点。采用实体、虚拟二种形式,功能互补、有机结合,成为徐汇社区教育信息化的标志。(3)分阶段有序推进“徐汇终身学习卡”,在漕河泾“学习卡”试点基础上,组织包括团区委、徐家汇、湖南街道等7家单位作为试点。
二、指导示范街镇和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
立足社区,发挥社区学校指导、辐射功能。社区学院对社区学校工作积极发挥指导、服务作用,一年来,各社区学校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内涵建设。(1)各街镇继续加大对社区学校校舍和设备等硬件建设的投入,全区、街镇社区教育日常经费投入大774.7万元,人员经费投入达736.4万元。(2)部分社区学校制定《社区学校指南》、《社区学校教师、学员须知》、《社区学校教师岗位职责》、《社区学校安全防范应急预案》等10多项规章制度。社区学校通过制定课程班、团队、小组沙龙等管理办法,鼓励特色团队做大做强,推动社区教育自下而上的管理民主化和办学形式多元化。(3)各类院校、教学点全年共开设课程171门,3804个班,参加课堂学习为110806人。
三、凸现徐汇特色,打造社区教育活动品牌
1.第四届学习节秉承了“快乐学习,精彩人生”的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学习节的活动,给社区百姓送上丰富的教育文化大餐,使社区居民能够更好的接受终身学习的思想,能够体验学习的快乐,收获学习的成果。
电视短片《快乐学习,精彩人生——徐汇区第四届学习节社区教育巡礼》,从体制机制创新、信息化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徐汇社区教育的亮点,集中展示了一年来徐汇区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所走过的实践足迹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届学习节开幕式的呈现方式可谓别具一格。“区老年艺术教育展演”闪亮开演,“中国大使看世界”展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展览和上海市民俗手工艺竞赛得奖作品展缤纷展出,“徐汇社区大讲堂”、由区内外精选的16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也同时精彩亮相。开幕式从原来单一的光鲜亮丽的“舞台会场模式”,拓展为形式多样、容量丰富、内涵深刻的“学习大舞台模式”——本届学习节开幕式俨然是徐汇区乃至上海市社区教育“精品”的“大阅兵”。在如此大的舞台上集中展示徐汇社区教育的成果和亮点,使本届学习节开幕式既不失隆重喜庆之氛围,又更加突出了快乐学习的主题。
2.系列讲座活动“徐汇社区大讲堂”:根据徐汇区政府《徐汇区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为提高区域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终身教育需求,为居民提供低门槛、广受益、全覆盖的社区教育资源,徐汇区社区学院主办了系列讲座活动“徐汇社区大讲堂”。区第四届学习节开幕式上开办了系列讲座——“品位徐汇”。
四、把握时代特色,做好迎世博相关培训考核工作
1.“迎世博,学双语”培训与考核工作:社区学院英语系老师组织13个街镇社区教育兼职教师20人进行了师资培训;下社区组织市民世博双语培训和考核;组织区总工会职工考核,截止至2009年3月31日,参加考核人数为2146人,其中优秀60.86%;根据迎世博“百万学生学双语”的要求,组织全区中小学、职校“迎世博,学双语”考核工作考官培训,并负责汇总、上报考核情况、发放证书。
2.“世博知识和市民素养”培训、考核工作:向全区各中小学、部分委办局、13个街镇社区学校发放《上海迎世博市民读本》15000本;邀请专家开设世博专题讲座《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与主题演绎》;组织社区学院全体教师通过世博知识网上考核;对各街镇社区学校相关专职教师进行世博知识网上考核流程培训;组织所有专职教师率先通过网上考核;指导各街镇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对本街镇居民和居委教学点培训负责人进行世博知识和市民素养培训及考核辅导。
徐汇区的社区教育将继续通过确立全民共享学习、弱势群体优先的观念;教育贯穿人生全程的观念;需求推动发展、教育满意服务的观念;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观念;系统思考、组织创新的观念,来引领优质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社区学院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指导能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做好社区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