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业余大学信息中心组室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2-04-01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信息中心是一个焕发着生机和活力的团队,有着强烈的敬业爱岗和奉献精神,全组室成员重视并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学习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水平,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通过在岗位上的创先争优,为学校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提升师德师能,打造双师型教师
我们组室的每一位老师都有着这样一个追求的目标,那就是做一个具有崇高师德风范的双师型教师,让社会满意、学生满意、居民满意。
比如我组的朱旻老师平时主要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他认真调研分析学校的信息化架构,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出了多个适合仓库管理、教学教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教师,他积极钻研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和唐群老师通过了信息安全师高级的职业考试,提升了专业技能,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双师型”教师。在保育员班的教学过程中,朱旻老师结合学员自身特点,鼓励学员多操作、多提问,打消她们对计算机的陌生感和畏惧感。通过他的教学辅导,学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操作水品有很大提高。有一次一名其他专业的学员在课程补考前反复提出送礼要求,朱旻老师都委婉地拒绝,最后该学员把礼物快递到朱老师的办公室,他及时把礼物上交到学校教务处并进行了必要的说明,朱旻老师拒绝收礼、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清廉正直的高尚师德,也得到同事和学生们的广泛赞誉。
二、唱红歌、听讲座,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
在今年徐汇区教育系统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教师红歌大赛中,虽然比赛当日信息中心的部分老师因为担任了全国网考徐汇考点的监考和设备维护任务,无法参加正式演出,但我们组的全体成员还是积极参加平时的的合唱排练,作为我们小组的代表,参加演出的王志明和苗宁宁老师也用歌声唱表达了我们对党无限的热爱。平时,我们小组也积极参与各类纪念建党90周年的活动,听讲座,谈感想,座谈交流,每一次我们都深深的感受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带领我们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三、强体魄、增友谊,开展文体活动
在每年学校工会组织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中,我们工会小组都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迎新运动会上,大家踊跃上场参赛,做广播操、接投排球、两人三脚、双人拔河,齐心协力,全身心地投入,获得了运动会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的乒乓球比赛,我们组室的参赛老师,稳定发挥,勇于拼搏,分别取得了男女单打第一,混双第一,团体第一的好成绩。我们组的王志明老师、苗宁宁老师、干文漪老师、唐群老师也多次作为主力队员代表学校参加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趣味篮球等教育局组织的校际比赛。每年的新年联欢会,卡拉OK比赛,小品比赛都活跃着我们组室老师的身影,通过这些对团队活动,也增进了我们小组老师间的友谊与情感,是我们小组团队建设的重要平台。
四、敬业爱岗,团队协作
信息中心的每位老师都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从不拈轻怕重,不计个人得失。全组老师承担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发挥团队作用,协调与学校各个部门的关系,做好每项工作。组内各成员也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树立了服务部门、服务教师的观念。
在机房的管理上,我组室的青年骨干教师发挥专长,为机房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机房管理员积极探索“优质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优化的管理流程,用人性和周到的服务满足了学校业大教务处、电大教务处、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奥鹏学习中心、社区教育部和特殊教育部(聋人教育)等上机需求,得到大家的好评。我中心的机房管理员王志明在今年刚接手机房管理不熟悉流程的情况下刻苦钻研,勤学勤问,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机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维护技术知识,并积极创造标准及准军事化的机房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上机环境。
2010年4月、9月,2011年4月在我校举行的三次大型的全国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课程统一考试计算机网考,我组室承担了网考的机考任务。三次国家考试总人数近6000人次,每次考试时间长达四天,每天三个机房各五场考试。在考前一个月,组室的老师就开始对考试用机进行升级维护,考试期间,每场考试休息间隔只有十五分钟,但我们老师克服了考试人数多、时间长、间隙短等困难,确保考试期间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了考生的上机考试,圆满的完成了这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组室作为学校电子设备管理的重要部门,承担了学校大量设备资产清点和报废重任,组室指定了4名财产保管员来配合学校完成相关工作,为学校资产管理作出贡献。
06年下半年成立的徐汇业大奥鹏学习中心,也是我们组室的工作重点,规范的教务流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使学习中心起初的三十多名学员发展壮大到目前近五百名学员,这也包含了苗宁宁老师和全体组员的心血。2007年苗宁宁老师获得奥鹏教学支持服务先进个人。2009、2010年连续两年徐汇业大奥鹏学习中心又获得了奥鹏“优秀教材支持服务奖”。
虽然我们组室承担的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但我们组室的老师们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五、勤勉踏实,争创特色
一年来,我们组室在开展小组学习期间,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模式,模仿百家讲坛的形式,请组里的老师每周三下午开设讲座,大家把自己喜欢的内容、研究的成果、或是一些生活常识作为话题,如《工作中常见的网络问题》、《家庭收藏》等,讲座的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内容深入浅出,又贴近生活,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话题开了,思路广了,再把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融入其中,使大家都受益匪浅。我们小组的这种学习创新,也被学校选为特色试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推广。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组室的唐群老师自愿报名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轨交安保执勤志愿者任务,从8月1日开始至11月16日,近四个月的执勤任务中,唐群老师克服了各种困难,既锻炼了意志,也为学校也带来了荣誉。组室成员也积极做好后援保障工作,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还分担了唐群老师的在校日常工作。
我们组室的四位老师承担了学校社区学院的课程教学,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耐心,内容贴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社区居民学员的好评。其中朱晓林老师的《家庭影像制作》这门社区教育课程自2007年开设以来,共开展了7个班次的教学,广受学员的欢迎。他积极探索适合居民学习的教学方法,认真学习本校或其他社区教育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总结出了本课程适合居民学习的“录制课堂视频实践教学法”,并和唐群老师一起编撰了校本教材——《家庭影像制作》,完善了该课程的形成体系,目前正积极申报徐汇社区教育的优秀课程。
同时我们还协同计算机系和公安三所合作举办了信息安全师的培训等等特色工作。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 信息中心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