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仰望星空 立足使命 扬帆远航——中青年骨干教师任期届满述职报告
作者:徐汇区业余大学 孙安 发布时间:2014-12-10

三年来,作为一名教育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我感到自己多了几分责任,也获得了不少成长。
除了珍惜机会,认真参加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精心安排的每一次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一档档培训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恰似一盏明灯点亮了我们心中前行的方向,又如一股股强有力的冲击波,撞击出我们中青年教师心中无限的激情。作为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我深深感到自身责任重大。我所在的校外社区组的小组活动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在项目研究、交流学习的同时,结识了不少朋友,组内成员专业的多样化也让大家开拓了眼界。除了学习培训,作为骨干教师更应该将其化为实际行动,三年里我主动承担各项工作,力求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突破,在岗位上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一、明理启思,忙碌中时常“仰望星空”
作为一名社区教育领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我认为我应该增强对社会、经济、文化走向的敏感力,增强对有关终身教育纲领性文件、法规学习的自觉性,除了埋头于忙碌的工作,还需时常“仰望星空”,立足岗位,关心学校发展,关心教育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作为从事终身教育的教师,自身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面对着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性增长,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中青年骨干教师更应钻研精深的专业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用终身学习的理念作指导,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知识内容,完善认知结构,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生活化”。
二、勇挑重担,工作中更多成长与历练
承载着终身教育的使命,承担着教育发展的重任,我深知自己还需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与历练。
我目前主要承担的是社区教育的策划培训工作,三年来,我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力求在工作中创新与突破。
1 、以“360教师培训”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三年来,我认真思考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十二五”培训工作,制定徐汇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十二五师训规划,起草《徐汇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 “十二五”培训实施办法》,认真组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工作。
2 、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促进社区教育优质发展
三年中,通过家庭才艺大赛、市民辩论赛、各街镇杯赛活动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为市民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的舞台。对我本人而言,各类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让我得到了很多锻炼,提升了服务水平,积累了不少大型活动组织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为促进社区教育优质发展贡献力量。
3 、发挥志愿者培训核心师资引领作用,出色完成文明办志愿者培训项目
继世博期间,有幸成为上海市世博志愿者培训师以来,在世博后又成为《品位徐汇》区情宣讲团成员,承担了《品位徐汇》区情读本的编写任务,并为各街镇 500多名徐汇居民宣讲徐汇区情。2012年学院又承担了区文明办委托的徐汇区志愿者培训项目,我除了担任项目负责人,本人也是核心师资团成员,参与了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件制作、岗位示范标准录像拍摄、网上公开教学视频讲授录制等筹备工作,承担师资培训示范教学、开班仪式首场培训的授课任务,以及5场徐汇区秩序与环境文明志愿者的岗前实务培训授课任务,受到好评。
4 、聚合多教融通优势,开发新课程增加受益辐射面
几年来,在寻求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整合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尝试多教融通新途径,通过与上戏合作办学,先后与区教育工会联合举办徐汇教工生活化妆与职业形象培训班、与各街镇联合举办的“金话筒”主持培训班,深受学员和合作单位欢迎。
5 、科研引领推进工作,发展中促进专业成长
几年来,我坚持项目工作化、工作项目化,坚持以科研引领推进工作。参与了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市社区教育课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教育研究》、上海市社区教育重点实验项目《社区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实验》子项目《社区教育队伍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
6 、培育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凸显社区教育特色发展
三年来,我积极策划组织徐汇社区大讲堂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参与徐汇业大综合讲座课程建设;负责家长学校总校各项相关工作,先后策划组织了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开发家庭教育系列精品讲座。形成两个系列的精品课程。其中包括:( 1)“年龄系列”面向各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以孩子不同年龄段分类,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分别指导,形成系列;( 2)“专题系列”诠释家庭教育中的各类热点问题,以孩子成长中的各类热门的家庭教育问题作为讲座主题,对家长专业指导,形成系列。
7 、推广社区教育工作经验,服务指导进社区到一线
三年来,在学院和中华职教社的推荐下,应各街镇的邀请,我先后为 6个街镇的居委文教干部做了《活动策划与组织实施》的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到350人次。
三、扬帆远航,个人与学校同命运、与教育共发展
我校作为徐汇区学历教育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建设上海开放大学在徐汇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地区级分校,发展特色鲜明、满足社会需要和学习者需求的终身教育的重任。全方位的终身教育格局构成了我校在转型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的办学特色,作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更应当积极适应多岗位要求,挖掘工作潜力,提升工作能级。
即使主要工作是社区教育,我仍然投入了一部分的精力到其他拓展工作上去,尤其是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先后担任了聋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与道德》、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学》、保育员班的《幼儿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作为学历教育的任课老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让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何在课堂中注入新的鲜活的的元素从而更加吸引我们的学生,如何让满怀希望和憧憬的学生不虚此行,如何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这些都是经常萦绕在我脑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投入,尝试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欢迎。在我看来,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力求达到学校提出的“加大教学改革研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的教改方向和目标。 2013年,我参加上海市区办成人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课评比荣获一等奖。此外,每年担任业大大专部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以及论文答辩工作,工作耐心细致,顺利完成指导和答辩任务。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是我的工作态度;提升自我、引领辐射是我对自己的鞭策。作为一名已具有十一年教龄的教师,我深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教育事业。作为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我将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如既往地践行高尚的师德,不断学习思考,提升工作能级,积极开拓创新,在工作中真正发挥骨干作用。
 
2013年 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