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注重实践教学、提升聋人课堂教学水平
-------《数字艺术基础》微课堂引发的思考
作者:朱晓林
发布时间:2014-12-10
-------《数字艺术基础》微课堂引发的思考
摘
要:在针对聋人学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追求不断创新,同时加强对聋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聋人艺术设计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所学知识真正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目的。因此,培养聋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依靠有效的实践教学,这是聋人特殊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聋人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
关键词:艺术设计 聋人学生 实践教学
创新思维
引导
作为一名从事聋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教师,面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形势要求,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在针对聋人学生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抓好课堂的实践教学,严格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教学顺序展开,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聋人学生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质量,真正提高聋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的实战能力。
《数字艺术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领域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所要教授的内容必须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所使用的案例必须是被客户所采纳和现在正在使用的实际应用案例。针对这样的课程性质,我通过几个关键环节展开实践教学。
一、针对聋人特点,认真备课,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针对聋人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课堂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我在备课的实践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
1、将课堂所要制作案例的详细步骤通过
ppt和课堂同步录制的教学视频最后下发到学生的手里,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保障。
对于聋人学生来说,阅读详细的操作步骤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他们乐于阅读思路清晰,操作步骤简洁的配有图形说明的文本。通过我准备的写明案例操作步骤的
ppt,学生能够依据ppt介质上面的步骤独立的将过程操作下来,遇到问题可以查询。
而视频介质则更容易被聋人学生所接受,研究表明,好的图像设计和有标题、列表和导航视觉线索的内容安排对有认知障碍的人是有利的,视频教学录像对聋人是有利的。我使用了计算机中的一个屏幕录像工具将我制作案例的详细操作步骤录制下来,制作成播放文件。聋人学生只要在计算机中双击视频文件就能打开观看。聋人学生在看这些视频教学录相的时候就像在看我本人的演示讲解,具有很强的临场感,而且学生可以随时拿来观摩,不受时空的限制。
2、为学生制作了详细的多媒体课件,将重点内容作了详细的标注,在课件中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知识点和解答问题。聋人学生还可以将我准备的课件拷贝回家,随时打开仔细学习课堂上没有消化的内容。
以上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采用都是有益于聋人教学的。
二、通过详细的案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认知和创新意识。
1、设定目标教学。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聋人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我采用课程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目标,通过幻灯片的步骤演示告诉聋人学生如何在
InDesign中完成了版面的设计后进行文件输出,以满足印刷和展示的需要,在经过步骤的演示操作后,让聋人学生从操作过程中领悟印刷输出的重要性。近期目标,上课一开始,就用实物展示目标,使用印刷品和打印文件展示indesign文件和输出文件的关联性,并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展示indesign设计和实际输出产品的关系及要注意的问题,引发聋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聋人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激发进取心。
2、教学设计的整合。《数字艺术基础》课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要充分挖掘与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提出恰当的网站网页综合设计思路,这些思路都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激发实践精神。在本节课关于印刷品的制作和输出过程中我采用步骤演示和知识点讲解综合法。在课程开始是展示实际印刷出来的产品,给学生一种感官上的认识,我先设定一个要达到的目标,提出“如何做好印刷品的输出设置?”然后我先用我的方法解答,先给大家展示三种需求,然后再讲解达到这些不同的需求怎么做,我先从简单需求开始,使用详细步骤讲解答案,然后通过和实际印刷品的对比启发聋人学生我这样做的结果,然后请学生自己操作一遍来验证我的讲解是否正确。然后让聋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发现问题,通过这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使聋人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3、实践教学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引导:
(
1)、逆向思维引导。多数聋人学生在问题面前,往往习惯于常规的正向思维,考虑问题从正面想得多,解决问题往往是单一化。这样,不易有所新的发现。因此,作为教师,要更多地引导聋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只有思维的方向变了,才易于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本节课讲解“indesign中如何做好印刷品的输出设置”的应用设计实践中,我从三种需求来展开内容导学,引导学生,不同的需求决定了我选择不同的输出方案来满足实际的需求,并且说明这三种需求的存在原因是什么,先设置好需求然后通过满足需求的过程演示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这些需求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客户的需求方面考虑问题。
(
2)、多向思维引导。聋人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仅局限于一种途径;解决问题,往往只满足于一种方法。作为教师,要告诉聋人学生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哪条路最捷径,也得靠你多尝试。只有通过对聋人学生多向思维的引导,才能让聋人学生摸索到新的途径,寻求到新的方法。如,当需求是:将InDesign制作的文件送交印刷厂印刷,如何进行输出设置。实践中,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输出为PDF文件,还有一种是将整个文件打包,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需求目的,但是怎么选择,如何细化操作这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才会在实践中体会到他们的不同。在设置中对聋人学生提出多种要求,并让聋人学生自己找寻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分析肯定,并让他们自己归纳总结。
(
3)、求异思维引导。聋人学生往往存在着从众心理,遇到问题,多数人认为怎么解决,少数人就易于盲从。作为教师,要引导聋人学生深入思考、仔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给聋人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聋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如,后半节课,在制作发给客户预览的文件时,我们可以输出小质量的PDF文件,若客户电脑没有Adobe Reader或Adobe Acrobat(PDF阅读软件),学生也可以直接输出为JPG文件提交给客户保证客户在有计算机的条件下随时能够看到效果。我通过步骤演示,学生可以找到一种最佳的选择,和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异同,他们还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你们还可以怎样设计?在教师的启发下,聋人学生脑海里将由自己的理解,再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自己心目中律师事务所的网站页面的样子。由于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创作的画面效果也不同,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实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教学优势的发挥。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可以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高效化。对聋人学生的艺术设计教育,尤其需要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多媒体是一种高度视觉化信息传递工具,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它便于聋生借助视觉器官和残余听力充分观察思考所提供的丰富感性材料(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不仅弥补了聋人学生有限的感性认识,而且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把许多远离聋人学生实际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用明白易懂的形式显示在他们眼前,对聋人学生来说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使聋人学生在观察、分析、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的可能。可以说,聋人学生比普通人更需要多媒体设备的帮助。
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投影、课堂广播系统等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形成立体教学氛围,化抽象为具体,减轻认知难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在对数字艺术基础印刷输出的讲解中,多媒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对典型案例实践制作的演示,都使聋人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多媒体辅助设计展开实践教学,培养聋人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全新的、有着广阔前景的科研课题,目前我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构思和探索,更深层次的内容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位研究和总结。
根据聋生形体表达和视觉感官灵敏的学习特点,本课程以需求为导向展开教学,并通过教学案例演示、屏幕视频录制、
Word文件图文并茂书写重点、难点这样一种三维立体方式开展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针对聋人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三维立体”的一体化教学资源:
教学形式
|
教 学 作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