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
作者:梁 峰 发布时间:2014-12-10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社会实践性。课程系统的介绍和讲授当前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经济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文书写作的知识和技巧,来提升学生实际写作的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还可以通过读写思维的综合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要教好《财经应用文写作》,就要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写作情景,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使他们能通过写作实训掌握写作技能。从几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内容,并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关注成人学生特征,当好教学促进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完成《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
    一、课程与学生的基本情况
1. 课程基本情况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一门通用技术课程,是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普遍应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该门写作学科的一些基本写作理论、基本写作知识和基本写作技能技巧,能够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应用文章。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文天谷编著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版。课程教学时数为40课时(其中含考试周)。
    2. 学生基本情况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面向徐汇区业余大学 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十余名学生授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写作基础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有个别学生能快速掌握学习内容,较好地完成指定写作训练,并能根据教师要求做难度加深一步的写做训练;
有的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学,与教师达成互动,但写作基础较差;
有的学生则连基本的按时到课都难以保证;
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文书写作要求。
    作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就必须根据成人
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最终实现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写作要求,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类型及其特点,通过写作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能够自如应付工作中遇到的应用文体的写作任务。


二、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任务
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成人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协助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任务的设计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写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应用于实践。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达到如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概况;
帮助学生了解财几类常用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和要领;
提高学生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自如的完成几类常用财经应用文的写作;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使之能达到触类旁通,较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如在书信这一文种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将自荐信(求职信)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对自荐信的分析、讲解、练习、点评,使学生能掌握其结构要素和写作技巧,并举一反三,掌握一般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结构,用语规范等。
    (二)教学内容——学生能用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法,细心指导学生学习。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目前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虽然丰富多样,各有千秋,各种版本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编排的内容也都较多。然而应用文写作课程安排的学时则有限,在几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一,常用文种选择与安排上不够合理,如:收条、说明书、证明信等文体,学生反映并不常用甚至用不到;
第二,例文选择不够典型,并且内容比较陈旧,有些不能突出相关应用文种的特点与写作规律。
鉴于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以学以致用为主旨,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删减和增加;结合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让学员通过写作训练掌握写作技巧。
1. 选择学生能用到的文种,重点讲、详细讲。在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对于介绍信、证明信、告白、商品说明书、广告等内容,学生不常用甚至用不到的应用文种少讲或不讲,而对于通知、计划、总结、报告、求职信、财经论文等社会运用较广泛,与学生利益联系紧密的文种则多讲、详细讲。
2.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针对教材中缺少代表性的例文,我选择了一些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的例文入手,力求将较新的信息、较热点的话题融入课堂,引发学生兴趣。
3. 选择案例阅读、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写作实训。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息时代,学会收集材料、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运用材料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础。因此我在辅导学生写作实训中融入了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材料。
如在书信这一文种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放弃了教材中原有的“介绍信”和“推荐信”文种,取而代之的学生们极有可能运用的“自荐信”,教学重点让学会写作求职信, 教学难点是写出规范、新颖、有说服力的求职信。并引入优秀的例文让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并选择错误例文让学生纠错,以加深其认识。最后安排写作训练,让学生们完成给材料作文,体验“自荐信”写作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学生能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满足学生需求,以提升学生能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写作情境中。
1. 理论知识点到为止。教师对学生施以较为详尽的理论传授及系统的写作技巧辅助。如:在介绍通知这一文种,教师主要为学生讲授通知的概念、特点、分类、与启告类文书的主要区别等知识。
2. 例文分析加深理解。例文分析是先通过经典例文展示,教师从文体结构、写作要点、写作方法、优点和不足等方便为学生分析。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例文,从而加深理解、掌握要点的教学方法。例文教学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通知这一文种的例文分析过程中,教师将通过例文,分析知照性通知的结构、要点、格式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指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等结构,并归纳其特点,从而通过三类通知的异同分析巩固学生对于通知结构、写法的理解。
3. 材料作文巩固知识。采用课堂写作训练的方式,在每一应用文种教学完成之后,完成相应的写作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拟定提纲、整理成文、修改润色,以通过实际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在通知这一文种的例文写作训练中,教师给出一段材料,其中包括“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函”三种问题的综合训练。旨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资料,整理出有用的数据,根据三种文体的不同要求,编制出适合的提纲并形成文字。教师根据学员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意见。
在书信这一文种教学方发选择时,选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求职信的目的是什么? 求职信有什么作用?求职信应有什么要点?引导学生归纳出解求职信的概念、作用和特征。通过例文分析向学生讲授求职信:( 1)讲授基本结构即书信的称谓、正文(求职信的内容要点)、结语等要素,拟好写作框架。(2)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即可从哪些些方面入手。先思考对方要什么?我能给什么?在思考我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我的工作匹配度何在?(3)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将掌握的内容与结构框架融合。(4)给出例文,并做分析。优势与不足何在?(5)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掌握重点,完成写作训练。(6)当场选择写得较好的同学习作,及时给予点评,与全班分享。
三、教学反思
作为教学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