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学习国家和上海教育发展《纲要》 拟定我校十二五发展——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学习《纲要》情况梳理汇总表目标
2010年4月2日
发布时间:2012-04-13
2010年4月2日
继续教育(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部分
主题
|
国家规划纲要任务
|
上海规划纲要任务
|
徐汇发展的现状
|
未来发展的目标
|
1、建成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
人人学会终身学习,终身享有教育机会,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
|
已初步完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框架构建;已经初步建立覆盖区域、涵盖一生的终身教育格局。
|
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便捷性特点的“覆盖区域、涵盖一生”的终身学习体系;
以培育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绝大多数市民享有教育培训的机会和便利,绝大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镇)、家庭等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终身学习文化氛围,率先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
2、完善区域终身教育的领导、管理机制体制
|
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
|
健全管理协调体制,完善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机制;建立多部门组成的上海市促进终身学习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
已成立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区成人教育协会与教育系统缺乏沟通机制。
|
组成徐汇区促进终身学习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强化社区教育专业性建设,设立专职教师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社区教育队伍业务能力保障机制,注重教育和社区相互沟通和互动,创新终身学习机制;
区社区学院加强对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功能,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督导职能,形成区的监管和评估机制。
|
3、不断健全社区教育激励机制
|
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
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建立劳动者培训个人账户,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
已制定《徐汇区社区教育网上学习激励方案》、《徐汇区社区教育课程学分认定标准》,开展区域内社区教育机构间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的实验。
|
率先建立徐汇市民终身学习个人账户,形成区域性数据库;
率先实施、不断健全社区教育学习成果激励机制,实现区域内社区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试点探索学历、非学历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
4、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技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
|
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人享有、人人利用、人人贡献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开放化、远程化、网络化教育。
|
整合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以“徐汇社区教育网”为平台,初步建成区、街镇两级“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开始实施社区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在部分主题性教育服务中取得突破。
|
以数字化技术推动社区教育信息化纵深发展,不断强化社区教育机构、教师、学员、课程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提升徐汇社区教育网平台功能,探索徐汇社区教育网群建设,通过自建100个社区教育精品课件、外购500个各类多媒体课件、共享市、区相关机构的2T远程教育资源,打造徐汇远程教育资源库(e-learning系统),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5、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
|
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
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
|
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学习型组织的争创积极性普遍较高;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缺乏深度,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基本上仅停留在评选层面,注重评选结果,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较为割裂,缺乏有效的整合。
|
率先建成“国际化、信息化、团队型”的徐汇学习型社会;
整合并用好各类学习型组织评估指标,发挥专业机构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中的指导服务作用,鼓励各学习型组织积极参与网上学习资源建设;
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鼓励“团队学习”,提升“组织的学习力”;
强化创建学习型社会过程意识,开发市民学习的创新载体,引导各类社会团体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更为积极的、开放的学习文化,加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
6、完善社区教育院校网络体系建设,强化社区教育网络功能
|
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
|
完善市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区社区学院,继续推进街镇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新闻媒体的社会教育职能。
|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三级网络已建成;制定了《关于创建徐汇区社区教育示范学校的实施意见》,8所社区学校参与中期评估,为社区学校的规范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
|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大力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形成区、街道(镇)两级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形成市民在社区教育中享受终身学习的自主选择模式;
区社区学院成为区域内开展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活动的指导和服务中心,成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