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通讯员工作站2013年总结
发布时间:2013-12-24

 
在过去的一年中,徐汇区工作站按照《上海社区教育》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府 2号文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和市学指办2013年工作要点,准确定位,明确任务,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通讯员工作站的任务。
从徐汇区的情况来看,具体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树立通过宣传工作促进社区教育、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念,通过宣传工作促进徐汇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工作。徐汇区是最早的社区教育示范区之一,经过努力,徐汇区又获得了 2014年申创全国文明城区的资格。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推进,社区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主动创新,今年10月20日,徐汇区第八届学习节隆重开幕,在持续一个月的百姓学习嘉年华中,徐汇区的十三个街镇、职教集团、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品牌建设项目加以呈现,凸显内涵,惠及百姓,实实在在为市民朋友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学习盛宴。在我们徐汇区社区学院内,也集聚了几个区域的终身教育机构:2011年,上海老年大学徐汇分校挂牌,2012年,上海开放大学徐汇分校成立,以及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成立,2013年,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徐汇学习中心成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徐汇社区教育的品质、内涵得到不断提升,终身教育的理念扎扎实实的落到了实处,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品牌、特色项目和特色活动。作为徐汇区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徐汇区的宣传工作也树立了这样一个理念,就是通过区域的宣传服务平台,来营造学习型社会建设氛围。
 二、坚持以工作站为平台,紧紧围绕《上海社区教育》杂志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徐汇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13年《上海社区教育》杂志宣传选题的重点在围绕贯彻十八大三项要求,学习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海市终身教育调理》、和《 2013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的主线条,具体做好6项工作,对于我们徐汇区工作站来说,要着重做好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城市和谐和社区教育宣传报道工作,树立和学习典型示范,宣传报道他们的成功经验,宣传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
今年,徐汇社区教育提出“品牌发展战略”,即“以街镇为主体,以民生为主题,以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内涵、打造品牌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进“品牌深化工程”,致力于品牌项目、品牌活动、品牌课程的建设,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发展。作为区工作站,选择优秀品牌,剖析典型案例,寻找居民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以更好地反映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徐汇区有十三个街镇,各个街镇都有自己的学习品牌,包括“人文天平”、“海派徐家汇” “文化湖南”、“健康枫林”,“斜土滨江文化”、“学林春秋”、“千年文化,魅力龙华”,“康乐工程”、“七彩虹梅”、“凌云生态家”,“信息港湾”,“快乐长桥”,“传承非遗,织彩华泾”等,区层面还有“徐汇区学习节”、“徐汇社区大讲堂”等社区教育品牌。
围绕徐汇区社区教育的中心工作,我们完成了徐汇区教育局举办 2013年社区教育专家咨询会、2013年徐汇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工作重点的宣传工作,报送了徐汇区十三个街镇中的品牌活动信息,如徐汇区2013天平社区学校秋季专兼职教师专题学习会、徐汇区长桥社区召开2013年青少年暑期工作表彰总结会、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组织未成年人参观活动、徐汇区虹梅街道召开为老服务工作整体评估调研课题会、徐汇区徐家汇社区学校开设iPad课程等等,同时,徐汇区的工作探索——《徐汇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等文章,以及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委创建示范学习收视点工作总结等,通过《上海社区教育》杂志这个载体,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徐汇区有一份区办杂志《徐汇社区教育》,这份杂志每三个月出刊一期,每期杂志出刊以后,都会通过区工作站报送到《上海社区教育》。
区通讯员工作站是一块实践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宣传了新思想,传递了新理念,树立了新典型,进一步提升了徐汇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三、利用好区工作站这个窗口,做好桥梁工作。在市级宣传媒体和社区工作第一线同志之间架起一座好的桥梁,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向基层的同志做好宣传,鼓励他们把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表达出来,积极投稿,另一方面,让在实践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经验和想法,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和所有的人共享。
同时,积极完成《上海社区教育》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这项工作中,工作站的工作得到了徐汇区的领导、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居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举个例子说,在配合市里采访徐汇区枫林街道的学习型团队的过程中,工作站的通讯员做好了周全的前期通联工作,既考虑到采访对象的年龄(邓德怀, 90多岁高龄)和身体条件(体弱多病),又考虑到采访的具体需要,合理安排采访时间和陪同人员,不仅提供便利的采访条件,同时参与采访工作。再比如,上海社区教育2013年第5期要刊登徐汇社区学院校景作为封面,为了符合杂志的印刷要求,学院的几位摄影老师不计报酬,放弃休息,一次又一次的来校拍摄,直到拍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为止。
展望 2014年,对我们区工作站的通讯员来说,面对的是更多的责任、更大的挑战,通讯员工作不是专职的,既要做好通讯工作,又要不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要付出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的。我们徐汇区工作站的同志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探索不断尝试,做到更贴近社区,采集更大的信息量,充分挖掘区域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表现出来的新风貌、新举措、弘扬先进,突出特色,为构建和谐上海出一份力。
 
 
 
                                         2013年1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