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亲子教育和心理健康
王力 陈晓东
发布时间:2012-03-02
王力 陈晓东
现代家庭的父母和祖辈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亲子教育,在培养孩子成才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在成功和赞扬之余,作为专业心理工作者,我们还要提醒孩子的家长要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非常健康,因为吃的是优质的食物,住的有优良的环境,孩子们的体检也都合格。我们说仅此一点并不可能说孩子就健康了,因为随着社会的进展,观念的更新,世界卫生组织(WHO)又重新制定了人的健康标准,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度。心理健康的具体细则是7点:1、智力正常;2、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3、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人际关系和谐;5、可以能动地适应、改善环境;6、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7、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因此,我们说,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在有句流行语,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没有错。心理工作者又在后边加了一句“也不要让孩子跌倒在终点线前。”是的,事实证明,许多孩子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在离奋斗目标一步之遥的时候倒下了。2008年9月1日开学到9月2日,短短两天内上海有四名中学生跳楼,血淋淋的事实为我们翘起了警钟,为什么面对一点点挫折我们的孩子心灵如此脆弱。许多家长辛辛苦苦培养孩子上大学,上名牌大学,难道孩子上了大学,任务就完成了吗?2008年10月28日晚上,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付成励用菜刀残忍地将老师程春明杀害!人们都说这是“学法律的杀了教法律的”,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又向我们追问:这是为什么?
当下我们的学生压力普遍很大,虽然多次教改减负,收效不大。学生的家长戏言:“进了小学无童年”,有的甚至认为“进了幼儿园就已经失去了童年”。说明去除教育中的顽症有多么难。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就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心理学认为,“情商”虽然不在教科书之内,但它是每个健康的孩子所必须具备的,我们调研了许多成功人士,他们认为自己的成长道路和成功经验来自于三个方面,比例如下:成功=10%智商+10%机遇+80%情商。
情商的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1、管理和调试自己情绪的能力;2、与人沟通与社会交流的能力;3、把知识变为智能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这是很正常的。但能不能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在亲子教育中的重点。一个人只有练好心理内功,才能面对挫折、失败,不沮丧、不焦虑、不抑郁,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中带来的压力而不动摇、不悲观、不变形。很可惜,我们的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是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心理。
最近播出的青少年钢琴小提琴大赛,参赛选手一个个技艺精湛,弹出的乐曲美轮美奂,但我们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在台上一律没有笑容,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孩子开不开心,其实是内心环境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个不开心的人容易引起消极情绪,一个不快乐的童年也给一个人的成长阶段带来一定的人格缺陷。当孩子进入青壮年阶段,步入社会后会造成很多不适应和困扰,增加更多的心理压力。我们有许多不愿看到的社会事件就是这样产生的。
心理学家认为,亲子教育有很大一个层面,就是孩子的父母应该学一些心理学,这样在培养孩子时就会避免许多认知误区,少走弯路。另外,就是学会与孩子沟通,许多家长都缺乏与自己孩子的良好沟通,待到孩子出了问题才如梦初醒,沟通是需要心理学方法和技巧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现在社会上企事业招聘非常重视应聘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际上是动手能力也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把知识变为生产力的能力,挣钱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许多家长对孩子呵护有加,包裹的太紧,结果导致孩子怎么也长不大,形成心理依赖,身体高高大大,心理却没有断奶,读书也好,处事也好,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更谈不上独当一面了。一旦进入社会,俗语称“放单飞”,马上就四处碰壁、备受挫折、严重的就会“心理崩溃”,弄不好一辈子就毁了。
心理学家最近又研究出人成才的良性循环模式,即“金三角”理论,奋斗目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三者组成成才的三个角,要达到顶尖的奋斗目标,必须要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基础。离开了身心健康,一个人就谈不上是成功的。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灵成长和心理健康,愿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快乐的童年,愿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都茁壮成长!
(作者系徐汇社区学院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