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业余大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发布时间:2012-03-10

为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特制定此项校班两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方案。
一、预防教育
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
二、建立监护系统
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校成立以班主任、学生干部为负责人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及时向学校汇报该生的情况。
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学校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鉴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经心理危机评估小组或心理健康专家评估与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学校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学校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学校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学校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学校亦指派相关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三、高危学生排查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
6)长期有睡眠障碍者;
7)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8)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9)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10)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学校每年对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
①对毕业年级不能如期毕业学生的排查;
②对多门学习成绩不合格学生的排查;
③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排查;
④对心理压力太大学生的重点排查。
排查结束后学校要把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
四、心理危机应对工作流程
当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如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组,心理健康工作组应立刻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同班主任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将该学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上级组管部门。
五、保密原则
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附徐汇区业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名单:
组长:张社
副组长:杨扬 林鹄 马丹宇
组员: 卢艳 陈云 曹政 李海中 卢憬 顾珺毅 李根宝 沈雪晴 陈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