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和压力共舞,让我们更健康——心理状态的识别和沟通
发布时间:2012-03-10

为了提高志愿者老师的专业技能,2011年11月17日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特邀著名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上海知音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裕如教授为中心的志愿者老师进行一场题为《和压力共舞,让我们更健康——心理状态的识别和沟通》的精彩讲座。

讲座围绕心理障碍的识别、原因分析和咨询技巧讲解三方面,语言幽默生动,穿插许多案例和个人经历,非常精彩。王教授认为,心理、人格及精神障碍的识别,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区别和关联。王老师举了焦虑和焦虑症的例子,焦虑是事出有因的着急,发生在情绪层面,所以容易自我调整;而焦虑症是泛化的、无根据的惊慌紧张,具有躯体化的特点,所以焦虑症是疾病。王老师认为心理症状带有投射性,随着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抑郁、焦虑、强迫和恐惧四种障碍。对于此类障碍,心理咨询应该在意识和潜意识相通的时候发生作用,找出症结进行治疗,比如做梦、口误等。第二是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区别,心理障碍是创伤事件造成的几个点的问题,由早期经历等引起;而人格障碍是整个背景有问题,所以人格障碍患者从不认为自己有问题。第三王老师讲解了精神障碍的识别,她强调对精神障碍的鉴定要慎重,现在精神障碍治愈率高,精神病患者并不可怕。

王教授概括分析心理障碍的原因是缺乏基本安全感、环境适应压力、成长因素和综合因素,心理障碍就是心理的局部失控,治疗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创伤拿出来晒一晒。王教授提出,咨询师要增强沟通能力的要求,建立对话关系;她还对个人和家庭分别提出了几点减压建议。最后王老师以世卫组织的健康观作小结:生理、心理、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身体、智能、情绪协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过有效率的生活。

通过这次培训,志愿者老师们拓展了视野、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为今后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咨询技能的提高打下基础。王教授的讲座启迪我们:和压力共舞、让我们更轻松;心理健康、生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