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汇就无声世界的绚丽篇章——记徐汇区业大李根宝老师
发布时间:2012-03-01

李根宝老师是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聋人特殊教育艺术教师,艺术设计系的系主任,上海市电视大学现代实用艺术系专业核心组成员,素描与色彩课程的主讲教师。上海市育才奖、徐汇区助残先进个人、区园丁奖的获得者。
是上海市成人高校中最早一批从事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也是上海市成人高校任教特殊教育时间最长的教师。从1987年到2007年,李根宝老师在特殊教育的领域里默默奉献了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前,从两名聋人插班生算起,一直到现在面对来自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慕名而来的4个聋哑实用美术大专班的92名学生,李老师一共教过了的226名学生。在这些学生中有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会员、市聋人协会主席陈捷,担任全国、市、区级聋人协会主席级的人员有7人之多。
一、 潜心教学,呕心育人
在艺术系,李老师一直是承担着繁重课程的教师。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形式的补充教学已成为惯例。作为系主任他还有教学管理、学术研讨、指导青年教师、研究和策划发展大计等繁重的任务,因此为保证自己授课的质量,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精心备课和课后研究。
以节假日带学生外出写生为例,为了保证系里其他教师能休息,为了让聋哑学生的家长放心,即使在身体不好时时候,也是亲自带队。记得2003年10月的一次外出写生,李老师在有低烧与高血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每天16小时的工作,竟然因操劳过度造成支气管破裂而吐血,即便如此,他仍然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到底,完成了任务。
二、严谨治学,细致耐心
如果要问学生对李老师最深的印象,回答一定是“细致、谨慎、耐心与热情”。几十年来,无论是新开课程还是熟透了的老课,李老师坚持每课必备,坚持课后总结,力求完善的教学效果,几十年如一日。就拿图形设计课程的备课工作来讲,精选了平面设计中经典的图形应用与表现,并努力诠释画面内涵。用来自线条、符号、色彩、明度、与文字相配以及幽默、含蓄、荒诞、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供同学们参考,让聋哑学生更好的感受。
李老师对学生学业的要求以严厉著称,没有学生可以在他眼皮底下蒙混过关。批改学生作业,逐笔推敲,对学生的作业是铢锱必较。一份作业可以改上无数遍,不达要求决不罢休。学生是从害怕到感动。
三、爱心助残,身体力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严厉的人,对学生的关怀又俨如慈父。无论是学业好的学生还是较差的学生,从学业到生活,从细小的事到为人,事事关心,尤其是对聋哑学生更是如此。以奉献与爱心对待这一崇高的事业,从思想上、生活上、教学上全面的关心和照顾他们,每年带聋哑学生外出写生,早上5点起床,5点半与学生一起跑步,然后写生至7:30分早餐,8点又出发写生至中午12点,下午1点写生至5:30分,在生活上,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学生的班主任一起安排学生伙食,授课之余,亲自下厨,保证学生的物质食粮。晚上7点再继续进行人物写生至21:30分评讲作业结束,李老师还必定到各寝室看一遍,方才放心休息。及其细致,学生体会极深,李老师被聋人学生称为“爸爸”老师。
四、注重实效,不断创新
李老师的教学注重实效。只要有可能,李老师都会带聋人毕业生去面试工作,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2004年以李老师为主编写的《素描教学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合作)课件在上海市高校成人教育课件大赛中获一等奖;2006年《平面构成设计基础与应用》(合作)在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优秀奖。结合社会需求与发展,2007年特别是对聋人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内容加强了课程实践技能环节的安排。
五、不断提高,硕果累累
二十年来,李老师的学生有些开设了聋哑人设计工作室,有的担任了市、区残联负责人,还有人成为艺术总监、高级教师,历届毕业生多次在各类设计与作品展中获奖:有多人获得“上海市残疾人自强十佳”荣誉。2007年,学校成立了聋人校友会,组织了纪念徐汇区业余大学聋人特殊教育二十年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相关部门及领导的肯定和赞赏。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表达了对于学校所从事的聋人教育事业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