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身边 · 声边 》----- 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
发布时间:2014-12-12

一、声边的爱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段故事:小的时候,我以为张大嘴巴就是说话。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说的话是没有声音;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学会了让喉咙振动。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说的话别人根本就听不清。上学的时候,我以为大声表达就是说话。那个时候回应我的是,一张张惊愕的脸。即使是这样,我依然特别珍惜每一次开口说话的机会,即时只有一句简单的字:啊!
我曾经和一个美丽的舞蹈女孩聊天,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老师你知道么,叫一声妈妈,是我梦想呢!
又有这样一个班级,他们有家,有父母,有孩子,有困惑也有无助,他们更有爱有梦想,充满希望。他们是上戏·业大12级艺术设计听障班。一部名为《声边》的微电影,在这个班级中孕育而生。
一个影片中积极阳光奔跑的镜头或许只有两分钟,但是我们的聋人演员却是从早晨5点整整跑了12个小时。
一个描述一群健听孩子和一个聋人孩子捉迷藏的故事,从最初的不带他玩,到最后的其乐融融,而这一幕背后,是他的母亲放下了自己的尊严,保全了孩子的尊严。
一个描述沉默寡言的父亲,自从得知女儿患有听障之后,为了让其更好的语训,变得说话大声,变得唠叨的故事
还有每天习惯在一个老伯那里买早点的男孩,得知老伯第二天将要离开,而内心复杂,却又因为接替老伯的小师傅传承了这份关爱而重获笑容的故事。
在声音的边缘,有着这样一群人,用另一个视角,诠释了为自己的梦想发声。
二、爱在身边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对生活充满活力,对世界有着自己的解读。
我们的身边还有那样一群年轻人,用智慧、执着与热情,铸就着他人的梦想。
每天,踏着朝阳而出,扫着星光的尾巴而归,一样,但又不一样的每一天,从天黑到天黑,为无声到有声。是的,我们都在用一种爱,为那些说不出的梦想发声。
我们义无反顾地冲了进来,辛苦并快乐着。第一次做制片兼手语翻译的我,为能成为聋人学生,和导演、摄影、灯光师沟通的桥梁而幸福着奔跑着,即使,每天一站就是十七八个小时。
收获的所有艰辛、不易、所有的支持和快乐,化作分分钟的温暖,融汇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记得一个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大一的女生,来剧组无偿客串一个角色,在雨里淋了整整一夜。
记得以为话剧老演员,为了四五句话的台词,重复着,重复着,从晚上7点,到凌晨2点。
短短几天,我们相识,相处,了解,熟识,可以每天一起工作20小时以上,可以一起熬夜,耗尽体力。很幸运能有这样的一次成长的经历,一张张笑脸,一点点努力,一次次冲突咆哮融汇成了无私的奉献,终身难忘!
每一天都有新的朋友加入,每一刻都会因感动而潸然泪下,每一次都能挖掘人性的善良与无私,无法抵御这些爱的袭来,猛烈得让人无法呼吸。展开你的双臂拥抱整个世界吧,你,就是我们中的一份子,爱,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身边 · 声边
我会想念你们每一个人
会想念及总监制在现场发着烧,撕裂着嗓子喊着:灯光!录音!摄影!打板!
会想念毛导演在整个剧组最疲惫的时候,依然乐观的说说笑笑唱唱跳跳,让人忘却了已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无力感。
会想念监制丰丰姑娘,不愧是跟过冯小刚导演非诚勿扰的执行制片,25岁的她在片场是那么的稳重,似乎什么突发状况,有她在,都能迎刃而解。
会想念特地从天津赶来的人艺的老演员刘曙光老师,只为了几分钟的镜头。提前学了手语,所谓戏骨,就是如此。
会想念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服化姑娘莉莉,每次开拍的时候你总是默默的躲到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但是每次换场的时候,你早已经站在了演员边上,补妆、记录。
会想念第一次做场记的同事婷婷,也就是在拍摄前一天才接触了景别、音频码,视频码的概念,第一次拿着场记板,连续五天奔跑于镜头前、录音师、摄影师之间,一遍又一遍的拿着场记板喊着第几场、第几镜、第几次。
会想念这个听障班的每一个学生,你们在最后一天杀青夜,陪着全剧组通宵工作,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泪洒片场。
当我们每一次触碰心灵的梦想,当这些梦想汇聚成一个美丽的中国梦,当我们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容,便会幸喜的发现,原来,我们已在上海圆梦。原来,一切就在我们身边,声边的声音,是如此的美丽。
一切,只为梦想而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