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社区教育部”工会班组政治学习关于上海开放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德明专题报告的讨论和体会
发布时间:2012-03-24
1.
马丹宇: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理念。建立开放大学是适应上海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听了报告很受启发,开放大学是一所新型大学,其理念新、任务新、体制新、模式新、机制新、载体新。我们学院要朝着新的发展方向去努力。
2.
董云伟:
我认为成立开放大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翻牌,而应该是真正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上去看待,教育也要实现全球一体化。要从面向国际、面向国内、面向社区这三个方面出发。随着赴国外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数年以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辍学回国,带来了学历文凭的缺失,工作难以落实,如果此时开放大学能够实现学分互认,给这部分回国人员,并且包括国外来工作人员、子女等解决学历问题,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大学,国际化的大学。同时,也包括面向国内、面向社区的各种人群,真正实现教育需求多元化,终身教育应涉及全体社会人员,满足各类人员终身学习的需求。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放大学就是在体制上的新突破,是我们进行终身教育,开展学历教育、社区教育的新平台、新载体和新抓手。我们要总结发展经验,加快发展步伐,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学历教育、社区教育的新发展。具体要从转变教学模式,探索学历课程、社区课程开放的新模式入手。
3.
孙
安:
上海开放大学的成立,是上海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上海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也是上海创新机制建立“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上海开放大学的成立将为广大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方便。作为从事终身教育的专职工作者,我们应当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工作能级,适应事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终身教育服务。
4.
韩
雯:
从探索开放大学的建设模式出发,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的设想很好,对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学分银行”制度等,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持和推进。
5.周炎彬:
希望开放大学能够成为新颖的大学,依托终身教育学习网络,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终身学习网平台的建设手段、内容、将更大的满足市民的学习要求。
6.
肖福莲:
开放大学的成立,可以在加强专业化建设,拉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更加给力。
7.卢
巍:
开放大学的成立,可以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构筑开放资源的大平台;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社区教育课程开放的新模式.
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评价、推荐、引进、开发各类课程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培育社区教育优质课程,推动社区教育内容向系列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增强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发展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推行成人学习课程证书制度,开展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评选,鼓励和支持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培训,确定并发展一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
加强社区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并完善社区居民学分积累制度和学习认证制度,积极探索社区成员终身学习与学校学历教育的衔接与互认,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成人终身学习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当量换算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