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社区教育部”工会班组政治学习关于“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报告的讨论和体会
发布时间:2012-03-24
当前上海正在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教委也正全力推动部市合作以及27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徐汇区紧紧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先行先试,开展了《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研究,围绕“教育的核心功能,适合学生发展”的主题,从“建峰填谷,提升底线;提高质量,深化内涵;聚焦人才,成就教师”等诸方面形成了系统推进机制创新改革的实践,已经呈现出突破性的成效和经验。这一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推进,必将进一步奠定徐汇教育领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并将进一步推动徐汇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高地。市教委领导讲话报告振奋人心。
5月13日下午,“社区教育部”全体人员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把区长过剑飞在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区委书记茅明贵在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进行了重点学习,热烈讨论,结合自学,大家分别写出学习体会如下:
1
、韩 雯:在系统学习了《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徐汇区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以后,我深感作为终身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和责任。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和难题,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徐汇教育“科研引领”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社区学院科研指导功能,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各级各类社区教育科学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深入探索,突破瓶颈,真正达到以实践推动科研,以科研引领发展。作为业大、电大的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员自主学习,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也是我们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认真做好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素养,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对专业引起重视,引导更多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2
、孙 安: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中,我校作为徐汇区学历教育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建设上海开放大学在徐汇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地区级分校,发展特色鲜明、满足社会需要和学习者需求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重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体现终身学习发展需求的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新模式,无疑成为我们每一个徐汇业大人需要思考、探索新课题。尤其作为学历教育的任课老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何在课堂中注入新的鲜活的的元素更加吸引我们的学生,如何让满怀希望和憧憬的学生不虚此行,如何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这些都是作为成人高校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更是探索实践的方向。本学期,我担任了业大2010级行政管理1班保育员班的《幼儿心理学》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我认真投入,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收获很多。我认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感投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会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和方法。
3
、梁 峰:最近,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关于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的学习,并围绕会议精神组织讨论。在对领导讲话、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徐汇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继续教育的目标。
作为一名成人高校的教师,结合我的本职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成人教育的教师扮演着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如:每堂课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材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多采用案例教学形式,选择身边的实例,开展讨论,并不断给予学生反馈,肯定学员的参与和成绩,保持他们学习热情。课堂外加强和学员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平等的学习环境。
4
、肖福莲:4月27日召开的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教育是创新和事业发展的动力补充,要把继续教育的使命准确定位在“构筑地区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的公共平台”上,为我们学校的今后发展提供了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考和工作思路。
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作为地区终身教育工作的龙头院校,将力争做好“一个发展目标、三大项目引领”等四方面的工作,统筹协调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城区建设,促进成人学历教育的有序发展,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模式,推进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作为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在徐汇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引领下,在不断“优化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区”的目标指引下,努力达到 “不断扩大受教育人群的覆盖面,为每个学习者构筑更加畅通的成才之路”的终身教育工作要求。
5
、卢 巍 :学校组织围绕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讨论,通过对领导讲话、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教育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如下体会:
教学应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开放教学应当以学生自主化学习为中心,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导学导修。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熟悉和熟练运用,不论是网上还是网下教学,都要注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不同学力水平,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因为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则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落实。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多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或者是案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6、周炎彬:结合工作,积极健全数字化学习平台。拓展徐汇终身学习网功能,培育品牌栏目与活动,完善学分激励机制,倡导市民参与建设,打造集宣传、展示、远程教育、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争创全国数字化先进区。努力完善数字化学习载体。以“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建设为核心,加快区域数字化学习载体的硬件布点,提升软件管理与服务功能,构建运维中心,规范项目运作体系,探索学分积累和互认,激发市民学习热情。探索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运行模式。推动资源联盟方案在全市、全国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形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共建、联合采购的运作机制。
7
、董云伟:针对“开放学习惠民行动”谈谈。社区学院自2007年3月正式开办社区教育课程《网络和日常生活》、《迎世博英语》、《投资理财基础知识》和《数码摄影操作与应用》等课程班以来,相继进入社区学院的课堂,开始社区教育的市民近1000人次。还有“徐汇社区大讲堂”2007年开办以来,努力做到紧贴时事和热点,讲老百姓关注的事,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把原来分散的精品教育资源集中在社区教育的平台上进行展示,也受到了好评。由学院主办活动的共33场,市民5520人次参加了大讲堂活动,成为区社区教育的品牌。5年来,看到市民们,快乐地学习、融洽地相处;特别是“成人书画研修班”成为了全国社区教育优秀课程,班级中有35岁的“全职太太”、也有85岁耄耋之年的学员,有大学教授、也有复员的军人,学院已经成为市民想来、愿来、乐来的学习场所。相信通过学校大修工程,逐步开放更多的学习资源,把学校打造成开放、多元的市民终身学习场所,已将成为现实。
8
、
马丹宇:作为学校落实社区教育工作的部门,始终以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徐汇社区大讲堂、社区教育课程班(老年学习苑)为各类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教育覆盖面和学习参与率。根据 “规范化是根本、示范性是要求、全方位是方向”的社区教育发展思路,坚持以科研引领,以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亮点,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加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学校开展终身教育的工作能级,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学习型社区建设和终身教育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
总之“社区教育部”全体成员将一如既往地配合学校的重点工作,积极努力进取,在“满意在徐汇”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以“转型转轨三教融通,构建地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指导平台”,满足区域内各类人群各种学习需求,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终身教育为抓手,以学历教育教改行动、教育培训拓展行动、开放学习惠民行动和队伍专业发展行动等“四项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2011年5月16日
“创先争优”学习工作和 “四项行动”小结
社教部 马丹宇 2011-5
学院承担全区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工作,我作为学校社区教育部部门负责人,为能力求使社区教育各项工作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领先,把创先争优和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和“四项行动”特别是&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