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转型转岗、共同发展——2011年党员暑期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2-05-08
暑期学习体会
李玫
利用暑期时间,按照学校暑期师资培训的要求,我研读了学校下发的一系列文件,通过对文件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现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 统一思想,共同发展
统一思想是发展的前提,学校的职能范围已经涵盖了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树立共同发展的思想观念,把“三教融通”的理念落实到工作中。学习和领会国家、上海市和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强研究,重在落实,进一步明确徐汇业大、徐汇社区学院的发展在国家、上海市和徐汇区教育发展中的现实方位,明确学校在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的任务,明确学校自身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和要求,把全校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务上来。全校教职工要统一思想,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市民学习需求、建设学习平台为己任,不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在工作中消除壁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主人翁的精神努力完成全年各类学历教育招生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实现社区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三花齐放。
二、 转变观念,完善自我
随着学校职能的扩大,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思想,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思路,完善自我,适应学校的发展。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都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主动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做岗位的多面手。学校正面临转型转轨的关键时期,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势必要结合学校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面对发展与改革,不要抱怨为什么专业的改革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情况,而是要反思为什么自己不能适应变化。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应用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主的改革理念,积极投身课程的改革和开发,注重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这样既能丰富自身专业素养,又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实现了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又能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品牌,扩大学校在同行内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三、注重培养,组建团队
近年来,学校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加,学校领导越来越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机遇与发展并存,面对发展中的种种机遇,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能否借鉴现今的团队工作模式,以专项工作为契机,组建团队,以师徒带教的模式推进专项工作的发展,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的同时创建学校的品牌工作团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各个年龄阶层的优势把发挥最大的团队效益。通过打造品牌工作团队推动学校传统特色教育的继承和发扬;提升学校的科研工作水平。
四、不断学习,积极探索
在对培训资料的研读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是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在《公平与正义》公开课里讲过的一句话:“永不停息理性的思考,探索路在何方。”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学习和领会新的文件精神,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积极探索,为学校的转型转轨和发展贡献力量。
成人高校竞争策略必须转型
曹 政
根据现阶段成人高校招生竞争的负面影响,成人高校竞争策略必须转型,总的趋势是竞争策略特色化、特色竞争高端化,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转型。
1.
由以价格竞争为主逐渐转型为以特色竞争为主。价格竞争是最为低端的竞争,价格竞争策略,成功之处在于迅速地扼杀对手,但问题是容易模仿。价格战的结果必然导致招生费用不断加大,所以说,价格竞争,总体上是低层次的低端竞争,是几败俱伤的竞争!
价格竞争最为简单,但也最容易模仿。特色竞争的目的是弱化人们对价格的敏感性。只有特色竞争才是高端竞争,但特色竞争并不是惟特色而特色的竞争:(1)“与众不同”的竞争。尽可能的与别家学校不一样;(2)“众人认同”的竞争。自己的“与众不同”能够为众人、为社会所接受。如果是社会上不认同、不接受的特色,就必然导致学生招不进来;(3)“我能承受”的竞争。自己对“众人认同”的“与众不同”的投资是我所能承担得起的投资。
价格竞争的恶果是多败俱伤,哀鸿遍野;只有特色竞争才能狭缝生存甚至茁壮成长。价格竞争及纸端的特色竞争不能不重视,但最终致胜只能取决于高端的特色竞争。
2.
由以招生带培养逐渐转型为以培养赢招生。“以招生带培养”主要是指学校主要工作是抓招生,认为招生重于培养,没有招生就没有培养,只能在招生的基础上进行培养。“以培养赢招生”主要是指学校主要工作是抓培养,认为招生是很重要,但培养更重于招生,只有依靠优异的培养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考生。
应该说,生源之争是成人高校生命线之争,没有学生的进来,就没有成人高校的生存。所以,怎么样强调招生工作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如此,招生的竞争就成为各校的生死之争!有规模才能生存,有规模才能发展!不难理解,加大招生力度是各校的必然选择!谁不重视招生,谁就必然被市场所淘汰。各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基本上都在想尽千方百计,动用千军万马,费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力求最大限度地招收到更多的学生,形成规模优势。
实际上,现阶段成人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招生竞争上,谁对招生方式研究得多,谁对招生工作投入的力度大,谁就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致胜。随着人们获知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充分和越来越对称,就使得考生和家长对成人高校逐渐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如此,成人高校的综合实力就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学质量”等,已经成为众多办学者的共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由招生的宣传口号真正转化为各校的实际行动。
招生竞争是立竿见影,人才培养竞争则只能是水滴石穿。招生是很重要,但人才培养更为根本。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充分认识到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从学校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教育教学才应该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学生,学校才有存在的价值。如果忽视对学生的培养,当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时,招生工作也就难以为继,学校就会被市场淘汰。表明:由招生带培养逐渐转型为以培养赢招生。
直面成人高校之间的竞争,可以得知,成人高校的竞争总体上还属于低层次的低端竞争,还没有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高端竞争。各校已经清楚地知道和深切地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但要提升综合竞争力,就必须正视竞争更要超越竞争。任何一家成人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状况,通过竞争策略的及时和适时转型,不断培植和强化自己独具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体现强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成人高校的竞争策略选择是,要重视价格竞争和纸端的特色竞争,但更要超人一步地重视高端的特色竞争,加强力量探索高端特色竞争的特点和培植强化各自的成人教育模式,使暂时处于弱势地位的品牌经过持续不断的精心培植,逐渐形成特色品牌。
学习体会
聂恩琴
“十一五”期间,徐汇区社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建成了由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和居民教学点组成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格局。
我们学校—徐汇区业余大学(徐汇区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龙头学校,在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肩负着相当大的责任,为此学校领导提出了以“转型转轨三教融通,构建地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指导平台”,满足区域各类人群各种学习需求,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党总支以办学理念为抓手,以学历教育教改行动、教育培训拓展行动、开放学习惠民行动和队伍专业发展行动等“四项行动”为载体,开展了“满意在徐汇”的争先创优活动,使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各类办学形式呈现,学校生机盎然。
今年暑期,我认真学习了《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徐汇区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创新徐汇公共大教育模式的探索》实施方案等文章,对以发展继续教育为主导,积极推进徐汇公共大教育发展的13项公共大教育促进行动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作为徐汇区社区学院的一名职工,应该积极投身到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去。
首先,要做一个社区教育知识的学习者。
通过学习,了解了建设“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促进行动、成人学历教育促进行动、非学历教育促进行动、非学历教育促进行动、非学历教育促进行动义务教育后的特殊教育促进行动、社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行动、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促进行动等一系列促进行动。
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徐汇区率先建立市民终身学习个人账户,率先实现区域内社区教育学分的积累与转换,试点探索学历、非学历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不断健全社区教育学习成果激励机制,形成了“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逐步做到公益性社会设施向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让广大市民更广泛地知晓并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事业资源,分享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精神、物资财富。
以我校为主要载体,建设上海开放大学在徐汇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