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为建成“区域性、高水平”的老年大学而努力——张社在市教委袁雯副主任来校调研会上的汇报

2012年3月12日

发布时间:2012-04-13

一、工作目标
提升上海老年大学徐汇分校的办学能级,发挥对全区老年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这是各级政府和广大老年人对我们学校发展提出的历史使命。我们办老年大学,必须站在这一高度上去思考和实践。 因此,目标很简单就三句话:探索一套班子、多个校区混合办学的管理模式;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以徐汇终身教育数字化和学校艺术教育特点为抓手,力争形成老年学员满意的教育品牌,为建成“区域性、高水平”的老年大学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今年的主要工作抓手
1、理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并调整充实校级班子及其运作方式,在总校成立老年大学教学管理部,抽调专职教师加强教学、管理和服务;校社区教育部将支持、服务老年大学工作列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承担起信息化和理论研究等任务。2月至3月将在学习借鉴市老年大学有关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制定系列制度,3月份将力争完成第一稿征求意见,最大限度的促进三个校区联动发展,形成既有统一管理、又有各自特色的办学格局。本学期将重点稳妥做好财产财务的交接工作。
2、扩大办学规模。今年我校在巩固凌云、延庆校区原有规模基础上,将以总校为主要发展基地,力争全年新增学员2500人次/年,总体规模达到5500至6000人次/年。继续探索和高校、机构合作,开设适应老年人需求的系列讲座,力争系列讲座形成规模并能成为徐汇老年教育的一个品牌,常年保持5000人次的参与率。
3、培育优质老年教育课程。在市老年大学的指导和支持下,发挥学校整体作用,依托上戏艺术教育资源,新增课程40门,从中培育1--2门优质品牌课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艺术特色。继续探索开发适合老年残疾人教育的课程。完成区本老年教育教材第二辑共10本。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年教育是一个面向特定人群的教育,师资质量是关键。学校确定了12名专职教师于今年春季班开学之际到市老年大学进修学习。学校面向全市逐步建立优秀教师库和优质课程库。确定师资聘请优化原则,明确先在总校实行并逐步延伸至两个校区。计划于4月份在《徐汇报》上开辟专版介绍老年大学特色教师分采。
5、提高老年教育数字化应用水平。依托徐汇终身教育数字化平台的管理功能,计划对三个校区的课程报名、学习活动等实行数字化全息管理;依托上海市教委招标实验项目《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推进,建立老年教育网上学习专栏,开发适应老年人学习的网上资源,探索提升老年人网上学习动力与技能的方式方法,扩大老年大学学习服务的覆盖面。
6、以科研引领推动实践工作。定期举办徐汇老年教育专家咨询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已于去年11月中旬举行。积极参加并完成市教委重点课题《上海老年人学习场所功能建设与推进机制研究》的子课题《老年人学习场所保障机制的研究》和《老年学习者对学习场所的需求分析》。
7、加强学校老年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今年上半年重点建设经济适用、功能鲜明的专用教室11个。提升学校无线网络的有效覆盖面,为所有教室配置空调和投影设施,力争在春季班开学前完成总体布局并逐步投入使用。
同时,计划暑假期间投入资金对凌云、延庆校区的专用教室进行改建和整修。总校在去年大修基础上,今年第一季度将按照老年教育的要求,对校区进行文化布置,为老年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8、探索社区共建、合作办学模式。与斜土街道深度合作,探索委托办学、联合办学的共建模式开展老年教育;并与辖区内斜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大木桥路沿线餐饮店协商探索共建老年教育保障机制,帮助解决老年学员的应急医疗救护和午餐供应等问题。
三、新学期开学情况: (3月5日开学。从去年12月起,就开始了宣传、发动、报名、建卡等工作)。
1、课程:
共开设九大类40多门课程,目前共招收145个班级,学员近2884人次。其中大木桥路校区25门课程、29个班级,874人次。成立3个社团。3月份开设两个讲座。预计参加人次500人。
同时,我校已于3月1日与斜土街道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斜土街道依托我校在课程开发及办学、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队伍培训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与我校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建立1+5+13的地区老年教育合作联盟奠定了基础。
2、学校硬件:
在原有15个专用教室的基础上(分校5个、总校10个),年初总校新增建设经济适用、功能鲜明的专用教室13个(数码钢琴、摄影、书画、声乐、形体、化妆、电子阅览室、天光画室等)。
提升学校无线网络的有效覆盖面,做到全覆盖。并为所有教室配置空调和投影设施。
配合教育局基建站,2月下旬对凌云、延庆两个校区进行了基建勘查,为暑假期间的修缮工程做好准备。
3、环境:
二号楼楼道用名人书画和我校师生作品以及绿化美化。
鉴于总校是老年人与中青年在一个校区学习的现况,校领导在业大、电大、上戏等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共建终身教育的平台。
4、数字化应用:
已在总校及延庆、凌云两个分校完成大部分新生的办卡及终端配置工作,合计发放ID卡868张,配置终端27台。改造原有课程管理系统,开发报名系统,简化学员报名操作流程,实现学员电子考勤,为构建个人学习账户提供依据。
5、队伍建设:
总校成立老年大学教学管理部。专职管理人员、班主任基本配备到位。全校五个专业部系都选派了专职教师担任了教学,已派遣我校六位专职教师到上海老年大学进修。目前已经开始着手优秀师资库的筹建工作。
6、后勤保障
针对雨天湿滑,老年学员易滑倒的情况,铺设地毯。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出资为每位学员购买公众责任险。
与日晖医院联系,建立紧急情况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