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0年“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试点工作情况介绍(2010年12月8日)
发布时间:2012-03-09

“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工作,作为2010年的民生工作,主要以2009年区政府实施项目“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项目为基础,以徐汇社区教育网的数据后台为依托,积极探索融合区域内相关社会事业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开辟“数字民生”时代,为居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提供便利。
整个项目从年初的调研立项,到项目的实施,在区领导的关心,及教育局、体育局、计生委、社区学院等参与单位协同努力下,到目前为止,预定的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特别是“学校场地开放”项目,社区居民持卡可以就近去学校场地锻炼身体,实名制的特点也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在校园体锻时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问题,同时,持卡居民也可凭卡在社区学校和学习网上学习,从而朝着真正实现“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项目向“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发展迈出了有意义的第一步。下面将从具体工作层面作如下汇报:
一、开展调研,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
2010年2月,由区学习办主任、区教育局局长王懋功带队,组织包括区府办、教育局、计生委、妇联、文化局、卫生局、体育局、档案局、漕河泾街道、徐家汇街道、龙华街道、斜土街道、社区学院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17人,对浙江省杭州市的“市民卡”项目应用情况进行了学习及调研工作。
通过调研对“杭州市民卡”的功能定位,建设及运作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徐汇区情特点及当前信息化工作基础,于2010年4月明确以教育局与体育局合作的“学校场地开放”、计生委的“宝宝乐中心”为试点项目,通过实践与探索,达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推广做准备的目的。
二、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作为“公共服务一卡通”项目的基础,区教育局于今年3月专项拨款393,200元,新增硬件防火墙2台、服务器1台,并升级了支撑服务器运作的电信托管服务。并于10月对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及配套网站平台进行了全面改造,启动了配套网站改版工作,顺应“徐汇终身学习卡系统”拓展功能形成“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系统”的需要,徐汇社区教育网也整体改版为徐汇终身学习网,并根据“一卡通”项目的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了调整。
三、找准切入点,有序推进项目试点工作
通过调研及各参与单位的多次讨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由各委办局与街镇挖掘自身需求,寻找结合点,借助于徐汇终身学习网这个平台资源,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区教育局与区体育局的“学校场地开放”项目,年初在确定天平、龙华、康健、漕河泾、虹梅5个街道为项目试点单位后,双方通过召开社发科长、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以及辖区内中小学校校长协调会,充分听取意见,并进行现场勘察等工作,于2010年4月签署协议,计划对上述5个街道范围内,28所学校、37个校区进行刷卡终端安装。截止目前,已完成25所学校、28个校区的刷卡终端安装工作,投入试运行。另有3所学校、9个校区由于学校进行校安工程,暂时未进行安装。“学校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项目之所以能有序推进,原因有多种,但是诸多共同需求的汇集,如区体育局提升自身工作能级需要,广大中小学校“校安工程”需要,街道民生工作需要,以及区终身学习网拓展服务功能的需要等等,都是能够顺利开展合作项目的主要前提。
区计生委确定的宝宝乐中心管理项目,于2010年4月进行调研,7月对各街道宝宝乐中心走访考察安装条件,8月制定初步框架协议提交计生委审议通过。截止目前已完成区宝宝乐中心及13个街镇分中心的刷卡终端安装工作,并着手对中心用户开展信息采集与发卡工作。
四、项目试点工作运行初见成效
通过“学校场地开放”项目,根据申领用户完全实名制【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电话、所属街道、居委】要求,对5个试点街道共计发放“徐汇公共服务卡”3247张。用户中男性为1397人,女性为1850人,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57%,相对社区教育课堂学习而言,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社区居民男女比例差距较小。其中60岁以上为30.1%,40岁-60岁34.9%,40岁以下36%,各年龄段人数较为平均。
街道
发卡人数
60 岁以上
40-60
40 岁以下
天平街道
523
212
311
166
217
140
康健街道
465
209
256
184
140
141
龙华街道
1296
482
814
433
532
331
虹梅街道
323
142
181
57
70
196
漕河泾街道
640
352
288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