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第一季度汇报(2010年4月9日)
徐汇区教育局 区社区学院 2010年4月9日
发布时间:2012-03-09
徐汇区教育局 区社区学院 2010年4月9日
一、第一季度工作回顾
1、
开展调研,提高项目实施定位的认识
具体举措:
一是组织拟试点街道及委办局对“杭州市民卡”项目应用情况进行实地学习及调研。关于调研的具体内容,2月3日我已在周区长召集的部分委办局主要领导会上作了专题汇报。
二是分别听取拟试点街道、有关委办局以及部分市民意见,对这个项目的意义、目标及实施步骤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徐汇区实施“公共服务一卡通”项目,我们的理解是:依托“徐汇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运作框架,分阶段逐步推进,服务领域由单一的社区教育逐步向终身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延伸,让市民能更广泛地知晓和更广泛地享用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事业资源,分享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精神、物资财富,为促进社会和谐和城区稳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就试点阶段的工作作了研究和部署并向教育局领导作了汇报,初步确定了第一期试点项目,即体育局与教育局合作的“学校场地开放”项目、计生委与试点街道合作的“宝宝乐中心”项目、教育局与部分街道合作开展的“网上展厅及假期活动”项目。
2
、强化运行安全,尝试开展用户数据比对工作即数据的核实、升级工作
我们理解的公共服务一卡通项目,涉及到的面很广、功能较宽、对用户的身份识别度高;同时,对信息安全、对网站诚信的社会认同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如身份证、电话)。对此,我们不是很有把握,因此需要在实施前及试点过程中,逐步对新老用户的数据比对和升级工作作一些摸索;并对网络的安全运行积累一些经验,为今后大范围的实施探索规律性的东西。
具体举措:
一是为了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和网站运行的畅通,加大硬件的投入力度。3月份以来,教育局相继专项拨款393,200元,新增硬件防火墙2台、服务器1台,并升级了支撑服务器运作的电信托管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了对用户数据安全的保护能力。
二是尝试用户数据的核实工作、完善采集方法。老用户以激励的形式开展数据核实工作,如结合市教委“迎世博、书香社区行”借阅图书及网上学习积极分子评比活动,将用户提供真实数据作为领奖先决条件;新用户以具体工作为抓手进行数据采集,如通过与团区委在“迎世博志愿者”申报工作方面的合作,逐步采集5000余名徐汇世博志愿者信息。
成效:
一是确保实名用户数据安全,建立修订用户权限、系统运行、网络通信、数据管理以及机房安全、设备安全、紧急情况处理流程等数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是充分考虑公共服务一卡通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积分奖励和消费对用户身份识别的需要和依赖,体现准确性、公平性及有效性,我们初步确定了“公共服务一卡通”用户的五项必填【姓名、性别、职业、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对60岁以上老人还要求留下家人电话)】五项选填数据信息【联系地址、E-MAIL、工作单位、学历、QQ\MSN】,并开始选择部分原“市民终身学习卡”实名用户进行用户数据比对及完善工作。
二、后期工作展望
总的一个原则,是与相关委办局合作的试点项目在试点街镇分步推进。
1
、学校场地开放项目——快乐健身卡(
暂名
)
意义:规范学校场地向市民开放锻炼的工作,并进行科学管理。
试点范围:该项目上半年将在天平、漕河泾、康健、虹梅、龙华5个试点街道的学校布点;下半年其他8个街镇全面实施。
经费投入:街镇负责市民用户卡的制作费用、教育局负责软件系统改造及维护费用、体育局负责网点布局涉及的硬件改造费用。
引导措施:“快乐健身卡”用户健身数据将折合相应学分,纳入区“学分银行”激励范畴;体育局将提供游泳券、专项体质监测等项目激励用户凭卡健身。
2
、宝宝乐中心项目——阳光宝宝卡(
暂名
)
意义:通过实体网点与虚拟网络资源运用的结合,使宝宝乐中心活动形式更为灵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广泛的利用。
试点范围:斜土街道、凌云街道、长桥街道
形式:一季度在试点街道宝宝乐中心进行硬件布点,二季度计生委下发实施办法,在所有街道宝宝乐中心进行硬件布点,初步对中心用户(收费人群)进行发卡(分主卡小孩卡和副卡——家长卡)及使用手册;开设网上早教课程,利用专家站的资源,进行网上问题互动问答,邀请专家网上开设育儿知识专题栏目,鼓励持卡用户网上学习与交流育儿心得。
引导措施:“阳光宝宝卡”用户学习与交流数据将折合相应学分,纳入区“学分银行”激励范畴,计生委对学习优秀的家长提供参加市级现场讲座及宝宝秀等活动的机会。
3
、网上展厅及假期活动——光启行动卡(
暂名
)
意义:将定期举办的专题实物展,以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展示给更多的人群,并结合中小学生课外教育与假期活动,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知识,丰富课余生活。
形式:结合教育局和各街镇举办的各类实物展,在“徐汇社区教育网”开设网上展厅栏目,如结合世博主题开设的“世博场馆周周看”、 徐家汇街道的“土三湾图片展”、龙华街道的“百年兵器展”、枫林街道的“林曦明海派剪纸展”等,并适时组织相关互动活动。
引导措施:市民及学生网上参与活动将折合相应学分,纳入区“学分银行”激励范畴;根据活动进行专项激励。
4
、网上资源的建设共享——资源共建卡(
暂名
)
初步确定和文化局、档案局、计生委等委办局以及部分街镇社区学校的共建项目。
在试点阶段,我们还将在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如何克服条块壁垒,在公共服务领域之间真正实现“一卡通”,即不同用户之间在积分的消费、奖励等方面的互通共享。同时,还要研究如何拓宽积分消费和奖励的渠道。
三、项目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建议
由于“徐汇公共服务一卡通”项目涉及面广(条上联系委办局,面上覆盖街镇),且分项目情况各不相同,重在整合,因此建议:
1
、形成有效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
明确项目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的架构,以及技术支撑公司的确立,并规范相应的职、权、责,形成运作与管理机制,定期通报推进情况,择时召开推进大会。
2
、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和运作机制
项目建设经费主要用途包括:网点布局、系统软件开发、硬件升级、日常维护、用户激励、资源提供以及政府购买服务产品等方面。因此要明确经费的投入数量、来源渠道、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