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我们愿做点燃希望的人——在徐汇中华职教社成立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作者:杨扬
发布时间:2012-03-23
今天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我们徐汇的中华职教社成员相聚在这儿,庆祝我社成立十周年。这些年来,我亲身见证了我们徐汇中华职教社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就业促进、走访调研、建言献策、关心社员、壮大组织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也亲身感受了分社领导对我工作的两所学校(徐汇职业高级中学和徐汇区业余大学)的支持和关心。今天作为徐汇社的新团体会员的代表,我们徐汇区业余大学在这儿发言,向各位领导和前辈汇报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聆听领导的教诲,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们学校是一所成人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置的专业适用于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我们怎么来认识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呢,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来身体力行中华职教社的宗旨。
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职教会讲话中引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黄炎培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观念。这是他老人家在 1917 年成立之初提出职教的理念,他还提出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感受深刻:在当前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我校以大专为主的学历教育,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基础教育的失意者,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在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上,提高能力、培养技能,为无业者提供就业的基础,为有业者和创业者提供发展的支撑。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一批批普通员工、外来务工者、甚至是失业人员,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有的华丽转身成为单位的中坚,有的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有的走上了创业之路,并且开始反哺社会。
更让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是我校的聋人大专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成长为全国特教园地的一棵奇葩。我们依据“以人为本”理论,确立聋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生理、智力和经历等具体情况,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内在创造性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合理优化教学方法,引导聋人学生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形成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独立人格。在20多年的特殊高等教育中,由于坚持了职业教育的理念,逐渐探索出了实训带动就业的模式,即校内学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企业就业的模式。学校不仅培养出了聋人协会会长陈捷、好男儿宋晓波、国际金奖得主李栋、编结高手范红蕾,更多培养的是有技能的劳动者,他们不仅精彩了自己,也精彩了社会。
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的理念”,在今天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民生工程。而关心弱势群体,更是民生之本,同时,也是温暖工程的宗旨。此次我校获得上海中华职教社第二批温暖工程的授牌,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做好聋人教育事业,我们愿做点燃希望的人,点燃他们的心灯,把温暖和希望播散在他们的心田,让他们成才就业、乐业创业,以我校的努力为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