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家汇和土山湾的历史回望——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张伟做客“徐汇社区大讲堂”
作者:肖福莲
发布时间:2013-03-23
“徐家汇是拉丁文化的集聚地,如果晚二十年开发,徐家汇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3月17日下午,上海图书馆研究院张伟老师做客徐汇社区大讲堂,作题为《徐家汇和土山湾——历史镜头中的回望》的精彩报告,对土山湾有着三十年研究经历的张伟老师,用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生动的故事,重现了徐家汇和土山湾的前世今生。来自徐汇区业余大学的学生、上海老年大学徐汇分校的学员和社区的居民共100多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场报告会。
对于徐家汇和土山湾的“源”,张伟老师娓娓道来,徐家汇是肇嘉浜、法华浜和蒲汇塘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明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的别业、墓地建在此处,徐氏后裔在此守墓居住,逐渐兴市。发展至今,徐家汇已是繁华闹市,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首。而土山湾则由19世纪早、中期疏浚河道,堆泥成山得名,1864年,江南育婴堂迁到土山湾,后来,为扩充工场、削平土山,建立院落,于是,“不见土山只见湾” ,到了20世纪,历经5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两次大改造,土山湾变成了历史名词,仅留存斜土路这半个地名,整个区域由徐家汇成为地名统称,直至21世纪,土山湾才以土山湾博物馆为标志开始复活。
徐家汇和土山湾是上海近代文化的缘起,这里聚集了耶稣会、神学院、修道院、圣母院、藏书楼、博物院、天文台、震旦学院、徐汇公学等众多宗教、文化、教育机构,它所形成的拉丁文化促进了上海乃至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徐家汇藏书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图书馆;徐家汇天文气象台,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观察机构;徐汇公学,是中国内地最早的西式中等教育机构;震旦公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天主教大学,土山湾孤儿院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上海著名艺术家周湘、刘海粟、徐悲鸿、张充仁、郎静山、杭稚英,无不受到土山湾艺术的熏陶。
张伟老师在演讲中,历史旧闻和现实发展不断穿插、对照,徐家汇和土山湾深厚的人文内涵,让大部分生活工作在徐家汇地区的听众感到既亲切又陌生,直到演讲结束,听众仍然和张伟老师频频交流,意犹未尽。
近年来,徐汇区社区教育正在走品牌发展之路,力求关注市民多人群、多主题、多层次的学习需求,搭建市民便学、乐学、享学的学习平台。 3月17日的讲座,是今年新一轮徐汇社区大讲堂的启动之作,徐汇社区大讲堂将面向社区,开发更多互动式系列讲座,将高深知识、高雅文化大众化和普及化,让市民听得懂、学得到、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