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教研活动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2015---2016年度继续执行)
发布时间:2016-01-11
(2015---2016年度继续执行)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要素
|
自评
|
基本项目(100分),按评价要素的达成与否及程度评分
|
|||
基地建设
(20分)
|
发展规划(12分):各基地要制定“社区教育教研活动基地”规划,以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
每初有教研基地活动规划(
4分)
|
|
年终有教研基地活动总结(
4分)
|
|
||
教研基地活动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4分)
|
|
||
人员配备(8分):基地设专人主抓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具体运作
|
教研活动基地行政负责人
1名(4分)
|
|
|
教研活动基地核心教师
1名(4分)
|
|
||
基地管理
(20分)
|
制度保障
(8分):有规范的基地组织管理制度,做到人员配置、活动组织、经费使用等有制度、有保障,并能积极争取街道支持,共同承担基地费用
|
有本教研基地管理保障制度(
4分)
|
|
基地经费街道与教育局按
1:1支出(4分)
|
|
||
活动组织
(8分):按计划有序组织、有效地教研活动
|
基地能做到每学期安排一次以上教研活动(
4分)
|
|
|
有
4个以上的街镇相关课程骨干教师出席教研活动(4分)
|
|
||
档案管理
(4分):教研活动相关资料齐备,能真实记录和反映每次活动的情况
|
教研计划、方案、签到、总结等档案齐备(
4分)
|
|
|
教研实施
(30分)
|
教学研讨(18分):开展以探索课程教学规律、制定课程相应标准、建设教学资源、培养教学骨干为目的的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
|
核心或骨干教师专题辅导(
4分)
|
|
全体教师专题研讨会(
4分)
|
|
||
教学观摩课或教学考察(
4分)
|
|
||
每月
1次以上的骨干短训班(6分)
|
|
||
展示交流(12分):有教研基地牵头,配合教研内容,组织全区个街镇参与,形式多样的交流和展示活动。
|
专家学者讲座(
4分)
|
|
|
主题杯赛活动(
4分)
|
|
||
教学成果展示(
4分)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要素
|
自评
|
教研实效
(30分)
|
资源建设(18分):通过教研活动,形成具有一定引导性的,能指导同类型课程教学的教学资料
|
教学大纲编撰或形成指导性教学课件(
4分)
|
|
整编相关教学资源,形成区本教学资源(
6分)
|
|
||
挖掘并开发形成特色教学资源,编撰成册,出版发行(
8分)
|
|
||
队伍培育(8分):通过教研活动,培养培育教师队伍,能为区域内同类型课程提供授课教师
|
为社区学校或居委学习点新增课程输送教师(
8分)
|
|
|
理论研究(4分):教研活动基地成员通过教研活动在理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一定提升
|
在区级以上报刊或杂志公开发表教学、教研类文章(
4分)
|
|
|
加分项目(分值区域0-20分)
按评价要素的达成程度评分,每增加一项按分值比例加分。
|
|||
加分项目
(0-20分)
|
活动次数(0-4分):教研基地至少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研活动
|
每增加一次加
2分,加分封顶为 4分
|
|
活动覆盖(0-4分):每次教研至少有
4个以上的街镇相关课程骨干教师出席教研活动
|
每增加一个出席街镇加
1分,加分封顶为4分
|
|
|
社会参与(4分):积极争取社会组织参与
|
依托专业组织指导或承担教研活动业务指导
4分
|
|
|
市级交流(0-4分):教研基地积极参加全市或外区的相关教研活动
|
每参与一次加
2分,加分封顶为4分
|
|
|
获得奖励(0-4分):教研基地教师所教授课程或团队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
每获得一项加
2分,加分封顶为4分
|
|
|
总 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