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
——学习系列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哈佛大学公开课体会
发布时间:2016-01-09
——学习系列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哈佛大学公开课体会
叶晗修
按照学校的计划和要求学习了国家和上海乃至徐汇区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真对照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问题,进一步熟悉了有关的教育发展规划,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理清了思路。虽说整个暑假学习过程是漫长而花时的,但如今回头看,收益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后面我会说到大学的公开课对我们教师的促进和启发。
在《创新徐汇公共大教育模式的探索》实施方案中提到了很多具体的、与日常工作切实相关的东西。我们学校自从提出“三教融通”这个顺应时代发展的概念之后,办学功能便逐渐从以往单一的成人学历教育向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区文化教育三教融通的综合性办学模式转型。在徐汇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谈到全区的教育新体系时,文章指出“社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了由徐汇区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和居民教学点组成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格局,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看到这里,我感到很受鼓舞。诚然,社区教育是学校的一个品牌,需要大家不断弘扬,不断创新。而职业技能培训是学校潜在的发展市场,需要我们积累经验,多动脑筋,集思广益,争取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道路来。
这些概念和道理当然很多在数年的学习中都有所谈到并展开讨论,然而这次结合纲要文件进一步强化学校及自己的本职工作所处在的位置还是必不可少的。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思想的火花会不断闪现。这里我想先说说成人学历教育促进行动的有关问题。在“成人学历教育促进行动”中谈到,整合区域内的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与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开展深度合作,把握“开放、远程”的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拓展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提高以就业为导向的成人学历教育办学水平,形成网上网下的互动,构建体现终身学习发展需求的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新模式。就我们教师而言,无论是电大、业大还是社区教育,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探索适合各类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实现“三教”资源的共享。例如在电大的网上教学资源可以让社区或业大的学生容易进入作为学校参考,而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可以不断改革创新,将一些学历教育的课程整合成社区教育中受人欢迎的讲座或沙龙式课程,提高社区的可选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在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我们不同的科目在基本原理上都是相同的,看似不同的科目在资源上有时也能得到共享,加快学生在语言习得上的速度及可操作性。
再谈谈另一种创新,它发生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在观看了哈佛大学经典公开课《公平与正义》后,我感觉仿佛又有了一种大学时代渴求知识的氛围与激情。在观看了
1、2、3部分共6讲后,我又陆续在看那之后的9讲,企图了解更多课堂开放式的途径。结合上学期下载观看的另一门哈佛公开课,同时也深受白领喜爱的课程——《幸福课》,感受国外公开课的魅力并思考对我们的上课能有什么启示。
《公正课》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一个入门系列课程,主要围绕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法学系列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展开评议。每周,超过
1000位学生来听他的课,是一个典型的大型讲座式公开课。在观看其上课模式后我们不难发现:桑德尔在教学中常通过一些假设或真实案例的描述,置学生于伦理两难困境中,然后要他们做出决定:“该如何做是好?”他鼓励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通常激发生动而幽默的课堂辩论。桑德尔然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这种教学法通常会揭示道德推论的矛盾本质。这不免让我们感受到:
1. 什么是真正的课堂学习。在经历真理辩论的阶段后,学生往往对于认真思考过的问题记忆深刻,也更加能自然地联系到日常实践中。无怪乎很多人能够在很久之后还会记得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此外,课程没有任何内容需要你强背硬记,也不会要求你去做笔记,而且愿意在自己的
Blog里主动做课堂笔记。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授,人们没有道理会去错过,或者遗忘。
2. 什么是真正的课程教学。在每一段主题的教学中,
.桑德尔都会从平实简单的例子出发,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他提出的命题。他并非回答问题,或者是解答问题,更不是灌输你观点,而是自始至终激发你的脑力震荡,对习见提出挑战,换从多个角度思考看似最为简单的事情。
我感觉这些都是可以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各科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及方法,反复推敲哪种方法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的教学对象虽然与公开课的对象不一样,但相信有趣味并耐人寻味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并花一番心思的。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