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中外群师荟萃,共论聋人教育
——记我校“聋人教育”主题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16-09-20
——记我校“聋人教育”主题国际论坛
1986
年的那个春天,徐汇区业余大学开始筹办聋人美术班,第二年,两名聋人学生来我校随班就读,自此开创了徐汇业大乃至上海成教领域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的先河。今年,徐汇业大的聋人特殊高等教育已走过30
个春秋,育人无数,桃李芬芳。值此之际,在各位领导和中外同行的鼎力支持下,我校于9月11日下午举办“聋人教育”主题国际论坛。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成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赵坚,徐汇区教育局调研员沈韬,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院长梁志华,徐汇区业余大学校长杜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育学系助理教授Gabrielle A. Jones,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校长杨七平,无锡特殊学校校长季玲莉,徐汇区业余大学副校长林鹄出席论坛,徐汇区业余大学特教部的聋人讲师吴建寅、张小兵、张晖和其他师生共同参加了论坛学习。
此次论坛由我校特聘聋人教师、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硕士研究生周佳艺主持。论坛伊始,杜俭校长作为东道主向各位百忙之中远道而来的领导、中外聋人教育专家和同行致以诚挚的欢迎,对各位与会嘉宾多年来对我校特殊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论坛进入核心环节,中外聋人教育专家、同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聋人教育”主题发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学术盛宴。
杜俭校长和杨七平校长分别就国内聋人中等职业教育和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做专题发言。杜俭校长的发言题目为《徐汇区业余大学特教的30年》,从徐汇区业余大学聋人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机制、就业推进模式、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分享我校聋人教育在过去30年的实践与经验。杨七平校长发表《双预备教育:为聋生铺设升学与就业的双通道》专题发言,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办学历程、“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办学理念、双预备教育课程体系
的建设、双预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办学成效等。两位专家的报告都从本校的实际办学经验出发,为在场的聋人教育者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与启示。
随后,吴建寅、张小兵、张晖代表我校外聘聋人讲师做专题交流。吴建寅老师是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工程师。论坛上,他的交流主题是《梦想的力量》,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的聋人学生成长为建筑工程师,并且屡获嘉奖的成功历程。张小兵老师是一位游戏设计师,他的交流主题是《我与业大特教》,作为业大特教专业建设、课程研发组的重要一员,张小兵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对于聋人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研发的思考,并剖析了游戏设计行业的市场最新动态与趋势。最后,温文尔雅的张晖老师和与会嘉宾们一同分享了自己的《十年教师路》,他表示,作为一名专业设计师与讲师,他一直在探索将专业工作经验融入课程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教学应该授人以渔,让聋人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短暂的休息之后,Gabrielle A. Jones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给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为什么双语(口语和手语)教育如此重要?》的专题报告。Gabrielle 教授否定了手语会阻碍聋及弱听儿童的口语发展的观点,指出儿童能够同时学会口语和手语,两种语言并不会相互影响;口语与手语的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儿童的认知灵活度,更好的元语言灵活度及能力,发展出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口语和手语都应该被用于聋人的教学,两种文化都应该融入聋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一名聋人,Gabrielle教授深知双语教学对于聋及弱听儿童的重要意义,她诚恳地呼吁社会给予聋及弱听儿童学习双语的机会与平台。
三个半小时的学术报告角度不同,内容丰富。主题发言结束后,大家就下午的发言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总结,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升华。论坛不知不觉接近尾声,赵坚副处长和朱成钢副区长作为嘉宾分别对论坛进行点评。赵坚副处长表示,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论坛,他很高兴能够来到业大近距离地了解聋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他指出,作为一所区办成人高校,徐汇区业余大学的聋人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为高校领域的聋人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未来应该对实践加以提炼,向国家级奖项进军,这对全区、全市乃至全国的聋人教育探索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教委会尽可能提供支持,扶持聋人高等教育在全区、全市乃至全国推广。朱成钢副区长将这次论坛的特点归纳为“一位演讲者”,“两群观众(聋人和健听人)”,“三位翻译(汉语口译、中国手语翻译、美国手语翻译)”,“四种语言(汉语,英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让每一位参加论坛的朋友都能无障碍地沟通交流。他指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为其是否让最不容易获得幸福的人们获得幸福。徐汇区业余大学在聋人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已经毋庸置疑,对构建聋健共融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朱成钢副区长呼吁大家共同继续关怀特殊群体,建设幸福徐汇,温暖徐汇。
“聋人教育”主题国际论坛在大家欢快和不舍的合影中圆满结束,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和学生们共同期待着下次更加精彩的论坛,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