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扬特教风帆 弘学术精神

——我校特教部教师参加2016年特殊教育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16-08-30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特殊教育华山论剑于2016年8月在春城昆明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非,昆明学院副校长马银海,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李舜,云南省残联教育就业处副处长冯江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邓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系,硕士生导师刘全礼以及昆明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书记沈中灿,院长唐敏,副院长李里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专家、学者和特殊教育学校同行近200人与会,我校特教部沈雪晴、尤丽娜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为期五天的会议内容保罗万象,专家会场上,各位满怀侠者之心与剑客之能的特教专家,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纷纷亮剑。“循证还是循理”“特殊教育的技术嬗变”“特殊教育的方法嬗变”“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医教结合的三个问题”“孤独症干预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听障儿童口语训练的论争及启示”“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文化认同”等等,各位特教专家激情洋溢地报告了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自身的研究视角回答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这一交流主题,最前沿的理论研究与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时常引起台下特殊教育同仁的热烈回应。

教师会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特殊教育教师代表的报告内容涉及课程、教学、实训、就业、心理健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支持与服务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丰富多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在纵向与横向上囊括了特殊教育的方方面面。我校特教部的论文“关于聋人大学生电商美工培训项目开发与实践的探索——以徐汇区业余大学‘无声课堂’培训项目为例”入选发言名单,沈雪晴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将我校聋人教育以就业与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无声课堂”培训项目的缘起、形成、发展、展望娓娓道来,并展示了2015年暑期“无声课堂”的纪录片,表现了我校特教教师近三十年来聋人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学术自由是大学教育的本质与精髓,此次特殊教育华山论剑秉承学术自由的精神,各位特教专家、学者和同仁各抒己见,思想的碰撞令人兴奋澎湃,独到的见解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为期五天的学术交流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但所有的特教同仁将继续在特教之路上脚踏实地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