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总结
(2015年1月)
发布时间:2016-01-07
(2015年1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精神,围绕上海市委市府提出的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徐汇区社区学院积极落实上海开放大学和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的要求,发动全区各街镇社区学校,广泛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支持和参与上海市建设“智慧城市”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举办启动仪式,广泛动员宣传
为大力宣传“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广泛动员各街镇社区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活动,徐汇区社区学院于2013年12月12日召开了徐汇区“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启动仪式。徐汇区各街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专职教师全部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徐汇区社区学院副院长李颖介绍了“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的背景、意义以及徐汇区开展此项活动的具体方案和要求。
二、开展师资培训,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为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徐汇区先后开展了两次师资培训。
第一次师资培训邀请了培训教材《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精彩》一书的第一主编童陵枫老师主讲。童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各位老师诠释了“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培训活动的内涵与要求,并从项目介绍、培训重点、拓展内容、学习态度等方面做了具体培训。第二次师资培训邀请了上海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理事长刘煜海教授围绕“新媒体与社区教育”的主题为全区社区教师开展了专题培训。两次师资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参加培训教师的广泛好评。
三、挂牌成立教研基地,提升教学效果
2014
年3月,社区学院在漕河泾街道社区学校和徐家汇街道社区学校分别挂牌成立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教研活动基地和PAD教研活动基地,组建骨干师资队伍,通过教研基地组织社区教育课程《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精彩》教学研讨专题交流,帮助和促进各街镇社区学校、居委教学点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区社区学院联合各街镇社区学校,在“智慧培训”教研基地推动下,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开展包括网络学习、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活动,以及移动终端的学习实践活动。
四、尝试多种途径,广泛开展课程培训
徐汇区社区学院紧紧抓住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活动,以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市民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具体将采用课程培训、专题讲座、实践体验、主题学习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本次教育培训活动。2014年2月起,组织各街镇社区学校和各居委学习点,广泛开展社区教育课程《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精彩》培训,并尝试在其他相关社区教育课程中进行嵌入式“智慧培训”教育。经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徐汇区各街镇社区学校共计开设计算机类课程74门,均以嵌入式的教学方法,在原有课程内容中加入“智慧培训”内容,培训人数达到1087人。
五、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拓展体验活动覆盖面
徐汇区社区学院利用徐汇终身学习网,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网上学习活动,为广大市民参加网上学习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同时,推广好市学指办推荐的适合市民网上学习的网站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移动终端学习资源。据网站后台统计,徐汇终身学习网在2014年1月至10月期间,网站总点击量达到801035人次。共组织网上学习活动24个,参与量达到95937人次。
积极组织徐汇市民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使市民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智慧城市”建设给广大市民的生活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依托漕河泾社区智慧学校优势,成立徐汇区“建智慧城市,做智慧市民”实践体验基地,向全体市民开放,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云教室每学期智慧培训课程达240课时,体验活动参加人数达7200人次,参与者既有社区居民,也有中小学生,活动覆盖面广。开发的3D体验课程,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在第十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中进行展示,被赞为最有人气的课程。
徐汇区社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