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青年的担当
--从我的经历谈对担当的理解
作者:朱晓林
发布时间:2017-01-11
--从我的经历谈对担当的理解
我是信息中心的朱晓林,进入徐汇区业余大学工作已有十四个年头,工作的磨练,让我多了一些成熟、稳重,更多了一份担当。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青年的担当》。何谓“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往往与人们关于责任、奉献、勇气和才干等方面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它既代表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理想,也体现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人生需要担当,有担当的人生才能尽显大气与豪迈;古往今来,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对于人生的担当,迎着风险也要干好,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一位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
徐汇区业余大学作为从事地区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的龙头单位,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满足各类人群的多元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近几年,它围绕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各类教育深度融合、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机制,力争成为一流的地区终身教育教学与研究的高地和公共服务的平台。经过几代业大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已由建校初期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发展成为如今涵盖成人学历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未成年人心理教育在内的多元、开放的工作格局,学校格局的转换和转型发展更需要青年的担当,唯有担当方能成就学校的辉煌发展。
一、担当需要成长历练
初到业大我在艺术设计系工作,李根宝老师是我的带教师傅,当时担任高职班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班主任、艺术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当时学听上海话、带班、备课、上课基本上是我生活的全部,从备课的教案写起到新专业课程的开发,跟着师傅一点点学起,李根宝老师身上的敬业和担当默默影响着我,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在教学等方面有了较大地提高。
2005
年到了信息中心工作至今,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作为年轻人都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更替,这让我对业大信息化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工作上也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求知欲。
2006
年
9
月份承担了学校合作办学奥鹏远程网络教育的工作任务,通过参与近
10
年的合作办学,通过我们奥鹏团队苗老师和郑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对教育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2009
年起担任学校第二党支部书记职务,
2015
年担任学校工会主席一职。
14
年的工作经历,一次次的跨领域、跨专业,处处是挑战,处处需要学习,也让我慢慢理解了担当的内涵。
丰富的经历成就了我的成长,让我认识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的奋斗、奉献和激情,总是给人持久的感动: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只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才能给美好的梦想一片更宽广的牧场。纵观青年时代,选择担当也就选择了收获。
二、担当需要突破前行
勇于担当,就要不断的突破自己,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勇敢前行。
从
2005
年开始,我由原来单一的负责教学工作转到信息中心这样一个为学校各个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全新岗位。面对新岗位,我全方位吸取新的知识和工作方法,虚心学习,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心工作,本着为全校教职工提供信息服务的理念,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做好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为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尽心尽力。
学校
2011
年大修安排在暑期进行,这个暑期是我们信息中心最忙碌的一个暑期,我们每天来学校配合学校领导和总务领导与施工队积极沟通协调学校弱电系统的基础建设,我们克服头绪多,专业知识不足的困难,多学习,多请教,参与完成了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有线、无线网络系统、电话程控交换系统、中心机房建设系统、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室电化教育系统、全自动录播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多功能演讲厅系统共计九大项目建设。记得多媒体教室电化教育系统的中控台是一天的半夜到达学校的,接到工程部人员电话我们从家里赶到学校协调安排安放到位,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
大修后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教室由原来的四间增加到了七间,我们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员高令琪和干文漪老师勇挑重担,突破原有管理模式,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学校刚争创区级文明单位的过程中,信息中心建立了学校对外宣传窗口—文明创建在线平台,我中心和参与这项工作的学校领导、部系老师经过几个不眠夜对资料进行梳理、校对、审核、上传,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文明在线平台的建设,顺利通过了区级文明单位的创建,为后面争创市一级文明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平台的建立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地位。
综上,我们青年人应该有“因为有困难,所以更有动力”的激流勇进、突破奋进的意志和气魄,树立一种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心态。
三、担当需要创新思维
担当需要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不断学习,需要勤动手、多思考,学习对于我们青年人是永恒的坚持。
信息中心的两位老师就是我的榜样,一位是朱旻老师,他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这几年的成长过程中他坚持学习多领域的前端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架构,编程语言、人工智能的研究等等,我们称他为百事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找他咨询,这是他坚持不断钻研学习的结果。还有一位是唐群老师,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做事有思路的老师,他也非常善于学习,勤于动脑,对计算机设备、各类电子设备的使用非常熟悉,另外对待他承担的工作他都有自己的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
我自进校以来一直在业大、开大、特教担任专业课程教学,我也从没有放松对自己专业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做过很多教学方法的尝试,在课堂尝试引入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2005
年在特教部李根宝老师的策划下我和沈雪晴老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素描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特教近二十年的教学成果融合在这个课件中,获得同学的一致认可,都很喜欢使用,该课件获得上海市区办高校课件大赛一等奖,这一课件也获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东方燕园杯”
2005
年多媒体课件大赛佳作奖,上海电大举办的“电达杯”多媒体课件制作二等奖。
2005
年以后我尝试将我教的不同专业课程使用屏幕录像、独立的网站呈现、多媒体整合课件、微课等多种呈现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获得学生的认可,我觉得最佳的收获是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最短时间获取了最有效知识。近几年我也通过参加各类听评课不断学习适合当下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方法。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我还需要继续加强学习,用创新思维提升学校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
+
的大环境下,运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近期我们在做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四、担当需要激情迸发
卡内基曾经说过,激情就是“内心的神”,青年应当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就。
激情是人内心最原始的一种冲动,是一种心灵的感动,是一种奔涌而出的生命动力。激情,是人生深蕴的宝藏,是让生命蓬勃的动力;激情,是生命中一抹亮丽的华彩,是智慧迸发的精彩,是人类对整个大千世界的吞吐、张弛、沉浮、聚敛最敏感最有力的回应。
无论你在哪个部门,从事何种职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自己的所爱,把工作视为一种乐趣,点燃工作的激情,那么,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纵观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个人的创造力、决策力、洞察力不是在激情的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呢?
在学校转型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这种激情化作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在学校各类教育的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实现自身价值、开辟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青年人用年轻的激情和成长的力量,在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续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青年的激情,应该转化为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与学校发展紧密贴合,在学校的转型发展中谱写壮丽青春。
结束语
敢于担当的人生,书写着伟大,镌刻着璀璨。担当让人坚强,担当让人勇敢,担当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
正是这种信念,鼓舞着我们勇敢的去承担起这份属于我们的担当,用自己的力量,为业大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