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分享 陪伴 奉献

—敬老院养教结合课程《时事政治》的教学启示

作者:徐汇区社区学院 孙安 发布时间:2016-01-0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为深入贯彻《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推动为老福利服务机构举办老年教育的要求,上海市开始在一些区开展养教结合的试点工作。继 2012 年在浦东新区、静安、杨浦三个区开展了试点工作以来, 2013 年又在徐汇、普陀等五个区扩大试点。徐汇区部分养老机构随之开设了一系列老年教育课程。
作为一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本学期我有幸担任了老年教育养教结合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徐汇区斜土街道敬老院任教《时事政治》课程。如何将这门养教结合课程上好,让老年学员老有所学,学有所获,在全新的教育领域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便成了摆在我面前的全新课题。一学期的尝试和探索,给了我不少收获和启示。
一、实现角色转型,尝试全新教育领域
6 年前,我从基础教育领域转到社区教育领域,开始担任社区学院社教部活动策划和各类培训的项目负责人,这次到斜土街道敬老院任教《时事政治》课程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尝试。不同的教学领域对教师有着不同的角色要求,如何实现角色转型成了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何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老年人的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成了我备课时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把原先在基础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经验当成是专业基础,把这门全新领域的老年教育课程当成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学习。一学期来,老年学员的认可让我收获了成功实现角色转型的快乐以及不同教育领域教学实践的宝贵经历和教学经验。
二、参与老年教育,传播终身教育理念
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终生教育的后期阶段。发展老年教育是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其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贯彻党和国家“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方针,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作为一名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年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向老年朋友传播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的需要,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命潜能,提高身心健康程度。同时,也能使未受过正式教育的老年人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使已受过正式教育的老年人的文化知识得到更新,丰富余暇生活,使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更富有意义。
三、发挥专业优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包涵了老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做好老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今社会的老年群体生活在我国经济社会重大转型时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要真正做好新形势下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贯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方针,深入持久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武装这一群体,使其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始终与党同心同德,理解和支持改革发展。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在参与老年教育的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老年朋友传递正能量,可以说是责无旁贷的。尤其是在《时事政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充分考虑了对老年人思想教育的导向性,在分析当前形势的过程中,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
四、研究学员特点,按需设计教学方法
学生特点与学习需求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在研究和思考了老年学员的特点以及敬老院老人的特殊性后,我认为,增长知识、了解社会、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是养教结合课程的目标和归宿。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关注社会热点的同时,尽可能选择正能量的内容以及老年人关心的社会生活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每节课我安排了“主题论坛”、“时事新闻串烧”和“健康生活小贴士”三个版块的内容。在每次的“主题论坛”版块中围绕一个时事政治或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时事新闻串烧”版块则向老年朋友播报一些最近的新闻事件,并做出相应的评论。最后的“健康生活小贴士”是向老年朋友介绍一些健康生活小常识,供其参考。
作为一门送教进敬老院的养教结合课程,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分享和沟通,尽可能弱化知识的传授,增加思想上对老年朋友的关爱,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上好每一堂课。实践证明,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是深受老年朋友欢迎的。
五、敬老为老助老,关爱老人奉献社会
敬老爱老助老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年轻一辈践行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老年人是我们的导师和前辈,老年人更需要陪伴和理解,尤其是将敬老院当成养老归属的老人更需要关爱和帮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将敬老院养教结合课程《时事政治》课的授课过程当成是一种助老、为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具体行动,带着爱心和耐心去备课、上课,向老年人汇报思想,与老年人分享人生感悟,倾听老年朋友的心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以拉家常、问冷暖、唱支歌等方式拉近与老年朋友的距离,和老年学员交朋友,以真心和爱心赢得老年朋友的信任。而老年学员的认可和肯定也反过来增添了我上好这门课的信心和激情。每节课结束,老年朋友的掌声、感谢、好评、握手跟我道别的那份真诚以及期盼下周再见面的言语和神情,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深深感动,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让我更加充实和快乐。
一学期来,老年教育领域的全新教学尝试,让我收获颇丰、感悟颇多。今后,我将继续尽己所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奉献老年教育,温暖和关爱更多的老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