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聋人成人特殊高等教育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努力让每一个聋人毕业生拥有一份技能型工作

发布时间:2016-01-07

  徐汇区业余大学特殊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遵从聋人学生学习实践规律,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原课程建设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聋人学习特点的特色课程和“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聋人大学生融入职场、成功就业提供支持。

  “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模式是指,聋人大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后,为其补充半职业化或职业环境下的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真实的业务项目,初步具备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由课程教学与四种不同实训机制的实施共同构成,四种职业实训运作机制互为补充。

  课程教学方面,根据聋人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优势,结合目前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学校开设了电商美工课程。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学校开设游戏道具与角色设计课程、游戏动画制作课程、网页设计课程、展示环游设计课程、CAD课程等。专业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整合,其综合性、适应性、实践性日益明显,形成一系列特色专业课程和讲座。

  在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将实训项目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实训项目是指模拟职业化环境实训、半职业化环境实训、全职业化环境实训、校外实习基地职业实训。2009年以来,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企业资源,将实训项目引入教学,目前合作企业已达40余家,培训项目数已逾60,培训人次累计已达1100以上。 “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虹口蓝桥创意产业园”“上海小笼包聋人协力事务所”等聋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聋人学生的实训与培训、融入职场环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开展提高了企业对于聋人学生的整体认同度,吸纳了许多出色的聋人学生实习就业,有的企业甚至为聋人学生设置专门的岗位。2009-2013年内,我校推荐78名听力障碍学员共156个实践岗位,42人最终通过96个岗位推进经验积累获得成功就业,其中32人为首次参工作。自实施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来,我校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上升,近年来的平均就业率已达75%,追踪调查显示就业保持状况良好。专业年平均就业率达到45%,与教改之前不足10%的专业就业率相比平均提升了35个百分点。学校在实现聋人大学生普遍达到教育目标的同时,还培养了为数可观的专业尖子和业务骨干。许多学生的作品迈出国门,在国际上参展;很多毕业生成为自强模范和不同行业的专家;一些毕业生成为一些知名视觉设计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军人物。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