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爱在《声边》
——微电影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1-14
——微电影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3月6日上午,公益微电影《声边》,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首映活动。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我校与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办的“艺术设计专升本”专业首届聋人毕业生的真实生活,是我校微电影课程探索与实践的成果,也是我校首届艺术设计专升本全体学生的毕业大作。
根据聋人的身心特点,我校一直积极探索适应聋人视觉优势的课程,以充分挖掘聋人学生的艺术潜能。其中,微电影课程从教学与实践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调整与探索。作为一门试验课程,我校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专业讲师,以微电影理论、拍摄技法、表演、导表演、图片蒙太奇、视频蒙太奇、电影分析与总结、编剧等为课程内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传授学生微电影制作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沟通,了解聋人学生所思所感,挖掘聋人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作为课程的实践,在公益组织小笼包聋人协力事务所的牵头下,集结高校影视专业团队、社会企业资源的力量,为同学们实践课程的学习成果,实现艺术创作搭建了平台。在学校、公益组织、企业、影视专业教师、志愿者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同学们以自己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展现聋人真实生存状貌的微电影,为自己发声。
微电影《声边》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课程学习成果的实践与检验,增强聋人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另一方面,是以影视媒体为媒介,让普通大众注意到聋人这个特殊却也很普通的群体,听到聋人的心声。《声边》首映结束之后,在腾讯视频上线,截止16年1月13日为止播放次数已超出6万。在小笼包、高校手语联盟志愿者以及企业的组织与支持下,《声边》先后走进17所高校开展了12场联展推广活动,1000多名上海高校的大学生来到现场观影,展开了热烈的影评互动与讨论。走进毕马威、临空、恒隆、渣打银行等企业举办了多场联展活动,上百名企业员工参加观影,对聋人群体的教育、就业现状以及就业的可能性做了积极的讨论与探讨。《声边》的系列联展,为健听人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聋人真实面貌的契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与效应。
腾讯视频
http://v.qq.com/cover/t/ttoumy8rxierb3p.html?vid=v015486f0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