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学雷锋、树新风,让阳光走“近”每一位残障者
作者:廖佳
发布时间:2018-03-21
徐汇区业余大学长期以来坚持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着力弘扬和实践雷锋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开展社区中度残障人员的技能培训阳光课程,帮助他们学习感兴趣的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老师们走出校门、走进社区,短短五个月内走遍徐汇13个街道的阳光之家、阳光心园,74次送教上门,共完成8个培训项目,17个班级,全年送教达1219人次。此次培训贴近社区残障学员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结合市场与当下潮流,精选适合残障学员的简单易学、时尚新颖、实用性强的内容,课程范围涉及西点、皮革、美甲、葫芦丝、咖啡、多肉、扎染、成人形体,均得到各街道阳光之家、阳光心园学员欢迎与好评。
回顾整个送教项目,老师们的感触颇深:
去年的3月接到徐汇区残联委托,针对徐汇区13个街道的阳光之家、阳光心园社区残障群体开展技能培训。进入社区后,我们发现教学对象包括听障、视障、肢障以外,还有精障与智障,不能走出社区,也无法来学校开展现场教学,不认字、不识数、不会算数、有的甚至不认路,心园和之家的老师们人力有限、场地有限、设备设施有限……所有的一切,能否解决?如何解决?巨大的压力随之而来。
通过全面调研、实地走访、深入了解,采用多种方式与学员、老师们沟通,学校制定了教学目标,并确定采用送教上门的教学形式。同时,为研发多元化多样化的残疾人技能培训课程,学校采取跨部门合作,并从社会上行业内联系了十几位专业讲师,围绕课程共同研讨、筛选,针对不同的残障学员的学习特征来设计他们可以接受的学习内容,制定出一套可以走进13个街道的试验型阳光课程,课程涵盖了都市社区类的、时尚生活类的、能力技巧类的、职业技能类的等。
由于通过实地走访与多次沟通,我们得知许多阳光学员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不识数,看不懂文字类,不会称量计算等,根据实际情况,每个班级按照1:3或者1:6来配备多名教辅人员,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和课程中的全程辅佐,残障程度严重的学员由教辅老师带着手把手地操作。为了上门教学能够井然有序,我们前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如上网查询并准备培训材料、与培训讲师、阳光之家和心园老师的反复沟通与协调。虽然在7月份天气持续38℃、39℃的情况下,老师们仍然不怕炎热,战高温,抱着烤箱走进社区。整个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本次课程全心的付出,得到了徐汇区13个街道阳光之家阳光心园师生们一致好评,特别是学员们满意的笑容让我们无比欣慰。未来的日子,我们将坚持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立足残疾人发展需求、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坚持“做细、做实”的原则,多谋思路,进一步做好区域内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让我们把雷锋精神发挥极致,让阳光走“近”每一位残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