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十三五”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18-01-09
(征求意见稿)
徐汇区社区学院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十三五”上海市、徐汇区教师培训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市教委关于教师专业(专项)能力提升计划精神,为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徐汇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我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适应区域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符合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为我区社区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培训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部署,围绕上海和徐汇
终身教育发展任务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按照市教委实施教师专业(专项)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发挥徐汇区社区学院专业引领作用,依托各类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内容,建立专项培训和常态化培训相结合的全员覆盖培训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社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助推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适应“十三五”徐汇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符合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
三、基本策略
1、教师发展专业化策略。
发挥徐汇区社区学院专业引领作用,依托区社区教育教师“自培基地”建设,助推徐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能力提升,促进社区教育专职队伍专业发展。
2、教师培养整体化策略。
创新组织架构和培训模式,优化社区教育教师培养过程,形成以社区学院为核心的“徐汇区社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以街镇社区学校为主体的“徐汇区社区教育教师发展实践基地”。
3、工作研训一体化策略。
立足社区教育工作岗位,以社区教育工作实践为基本载体,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科研和培训的一体化。
4、研修活动课程化策略。
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一个培训内容或主题开展培训,以系统的课程来设计培训内容,以培训课程为框架,形成系列化的研训内容。
5、分层分类多元化策略。
进一步梳理培训对象类别,清理“培训死角”。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培训体系,提供“菜单式”课程,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开展多方合作、网络互通、社会参与的开放式培训。
6、资源联动合作化策略。
以区社区学院为培训主体,联动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上海老年大学徐汇分校、市委党校、市教科院、华师大、上师大等各方资源,根据各类培训对象特点,整体化设计培训课程。
四、培训对象与任务
(一)培训对象
徐汇区“十三五”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的对象为“广义上”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包括以下几类人员:
1、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
2、学习办、未保办、安全中心主任、书记、副主任(徐汇区教育系统校级干部)与专职教师
3、社区学校专职教师
4、社区学院社教部专职教师
5、徐汇区业余大学(区社区学院)社教部以外其他部门“中教职称”系列教师
(二)培训任务
在2020年底前,参加培训的教师需完成各类培训任务,累计学分不少于36学分,高级职称的教师另需完成18学分“高级教师专项研修”任务。
1、基本培训任务
(1)市级培训:
区社区学院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组织教师报名参加相关市级培训,完成市级培训任务。
学分任务:五年内完成6学分。包括师德与素养课程2学分,知识与技能课程4学分,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通识课程1学分。
研修对象:校级干部除外,所有专职教师
(2)区级培训:
社区教育
专职教师
的区级培训由区社区学院组织开展。
学分任务:五年内完成30学分。(专职教师需完成30学分,校级干部需完成18学分)
研修对象:全体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含校级干部)
(3)校本培训:
社区学校或部门根据各自学校或部门的工作特点以及资源,自行组织专职教师开展校本培训。
学分任务:各街镇社区学校或部门自行设计校本培训课程。通过向社区学院申报校本培训课程,可申请校本培训学分,经社区学院认定,校本培训五年内最多可抵区级学分10学分。
研修对象: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专职教师
(4)个体研修:
教师自行安排各类学习研修。
学分任务:教师自行安排个体研修内容。参照“表1”中列举的
个体研修项目向社区学院申报相关材料,每位教师五年内最多可抵扣4学分区级学分。
研修对象:全体社区教育专职教师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
根据市教委关于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全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含校级干部)需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三个部分培训,总计50学时,即5学分,分别纳入市、区级基本培训36学分中。具体包括:
(1)通识课程(10学时,即1学分);
(2)专业课程(30学时,即3学分);
(3)实践应用课程(10学时,即1学分)。
3、其他特殊情况培训要求
(1)校级干部:
校级干部除了需要完成区社区学院组织的徐汇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区级培训,修满区级学分18学分以外,另需完成徐汇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干部培训具体要求参照《徐汇区教育系统“十三五”干部培训实施意见》。
(2)新进教师:
新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入职时必须做好师训账号调入衔接工作;新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入职时还须完成社区学院组织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岗前培训。
(3)高级教师: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年内除完成教师培训基本学分36学分外,另外需要完成18学分“高级教师专项研修”任务。研修方式:参加“徐汇区‘十三五’教师教育管理平台”—“高级教师在线学习”栏目中高级教师网络课程研修或“高级教师18学分管理平台”研修成果学分冲抵。具体操作办法及学分认定规则参见
《徐汇区“十三五”高级教师专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
(4)退休教师:
十三五期间退休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退休前需完成任职期间相应的培训任务。
五、培训类别与形式
(一)校级干部培训
1、培训对象: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学习办、未保办、安全中心主任、书记、副主任等徐汇区教育系统校级干部
2、培训形式:专题研修班、校长工作坊、科研项目实践、参观访问交流等
(二)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学习办、未保办、安全中心专职教师的培训
1、培训对象:徐汇区各街镇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学习办、未保办、安全中心专职教师
2、培训形式:讲座辅导、基础理论培训、课程开发实践、听课评课实践、专题论坛、学习沙龙、科研项目实践、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等
(三)社区学院社教部专职教师的培训
1、培训对象:社区学院社教部全体教师
2、培训形式:除全员培训外,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导师工作室、科研项目实践、学习沙龙、专题论坛、参观访问交流等
(四)徐汇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社教部外其他部门中“中教职称”系列教师的培训
1、培训对象:徐汇区业余大学社教部外其他部门中“中教职称”系列教师
2、培训形式:社区教育基础理论培训、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结合自身岗位的各条线专题培训、徐汇业大校本培训、专题论坛等
六、培训内容与课程
(一)培训内容
按照市教委实施教师专业(专项)能力提升计划关于切实提高教师育德能力以及本体性知识、作业命题、实验(实践)、信息技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专项能力的要求,结合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岗位特点与专业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修养与育德能力
引导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提升师德修养,弘扬师德师风,塑造良好的工作形象,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在社区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的育德能力。
2、社区教育基础理论
组织以社区教育基础理论、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专题辅导和培训课程,合理构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打造集中培训、团队互助学习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多元学习模式,营造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氛围。
3、社区教育工作技能
组织开展社区教育课程教学指导、课程开发与管理、活动策划与组织、新闻写作技能、档案管理技能、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实务培训。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实际出发,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采用讲座辅导、实践体验等形式进行专题、专项辅导。
4、社区教育科研能力
组织开展科研培训,并以实验项目为抓手,鼓励和引导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发展规律,有效指导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开展社区教育科研实践,帮助社区教育工作者提升科研能力。
5、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根据市教委关于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组织全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应用课程等三部分内容学习,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能力。
(二)培训课程
1、市级培训课程——
由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教师教育平台提供的上海市市级教师培训课程。
每年春季和秋季,区社区学院组织全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登录上海市教师教育平台进行市级课程的选课报名、培训学习。
2、区级
必修课程
——着力解决区域所有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1)社区学院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全员培训、专题培训、岗前培训、远程培训等;
(2)岗位相关专题、专项培训。包括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题专项培训,如:未保老师的未保专题培训、老年教育负责老师的老年教育工作培训、人事干部的人事工作培训等。
3、区级选修课程
——基于区域社区教育专职队伍的实际状况设置若干符合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需求的课程。
(1)社区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程。包括:专题课程班、综合讲座、研修班、主题沙龙、教研活动
、实践研讨
、活动类课程等;
(2)其他相关单位与部门(如:教育工会等)开设的选修课程。由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递交申请,经所在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或部门领导批准,参加的其他选修课程,经课程主办方认定后,上报区社区学院审核备案,并认定相应选修学分。
4、校本培训课程——
由各街镇社区学校或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组织。校本培训课程需向社区学院申报并认定相应学分。
5、个体研修项目
(表1)
内 容
|
学 分 认 定 要 求
|
学分
|
读书
|
每学年至少读一本社区教育相关书籍,有读书计划、笔记、读后感,不少于3000字,由社区学院认定
|
0.5
|
公开教学展示
|
区级,有教案、有不少于800字的反思,由区社区学院认定
市级,有教案,有不少于800字的反思,由区社区学院认定
|
1
2
|
开设讲座
|
街道(镇)级,2学时以上,有讲稿,由社区学校认定,社区学院审核备案
区级及以上,2学时以上,有讲稿,由社区学院认定
|
1
2
|
课程开发
|
开发社区教育课程,有书面教材或讲义,并实施教学,由社区学院认定;或辅助兼职教师培育特色课程,有成效的,由社区学院认定
|
1-6
|
论文/论著
|
在区级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第二作者)
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第二作者)
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著,独立撰写/编写
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著,合作撰写/编写,由相关部门认定
|
0.5
2
3-6
3-6
|
科研工作:
包括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
|
街道(镇)级立项并实施合格或获得成果奖励
区级立项并实施合格或者获得成果奖励
市级立项并实施合格或者获得成果奖励
以上均指负责人及第一、第二执笔者
|
1
2
3
|
七、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徐汇区社区教育实际情况,由区社区学院作为徐汇区教师培训“自培基地”之一,承担“十三五”期间我区社区教育系统教师培训工作,并在“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中以“徐汇区社区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师训管理。
2、完善管理机制。
区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自培基地”,在“十二五”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十三五”培训计划研制、培训课程开发、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考核评估、学分统计与管理和
培训档案管理等工作,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以社区学院为核心的“徐汇区社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完善社区教育师训联络员队伍管理,进一步发挥联络员学习骨干作用。
3、优化业务指导。
继续依托市、区社区教育专家资源,开展社区教育业务培训。加强社区学院的专业化建设,加强对社区学院专职管理干部的培训,提升专业指导力。通过相关实验项目推进,加强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4、规范监控考核。
社区学院严格依据出勤、学习态度、参与讨论、学习成果、考察活动、实践体验等各项学习活动的实际参与情况,综合评定学员成绩,评定相关学分,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5、创新培训体系。
进一步依托各类社会资源,通过社区教育教师“自培基地”建设,探索培训新模式,创新培训体系,拓展培训内容,开发特色培训课程,进一步积累和总结培训经验,使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进一步实现多元化、长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推进区校联动。
加强社区学院与街镇社区学校的联动,形成以区社区学院为指导、牵头单位,以街镇社区学校为主体的“徐汇区社区教育教师实践基地”,将教师培训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培训实效,助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