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举行《学校心理咨询的伦理原则及冲突》主题培训
作者:瞿琳
发布时间:2018-09-29
2018年9月21日下午,徐汇区社区学院、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南洋模范中学敬信楼一楼会议中心召开志愿者工作会议,邀请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范娟主任医师,为志愿者们进行了《学校心理咨询的伦理原则及冲突》的主题培训。
范娟主任是中国心理卫生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长期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上担任家庭治疗的临床督导。目前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疾患、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学习困难、儿童养育问题等方面的诊治及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次的培训主题聚焦学校心理咨询的伦理原则,为了让学校心理咨询师在日常工作中能更规范地开展心理咨询,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敏感性,关注发展因素和情境因素,同时意识到将咨询师、学生和学校的风险降到最低。
范老师从伦理的基础和原则介绍,通过一个个和实际联系密切的案例说明“善行”“无伤害”“关怀”“尊重”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如何在咨询过程中更好地做到“保密”原则;如何在咨询前做到家长的“知情同意”;如何处理冲突分清界限;如何增强胜任力和专业责任感。
培训过程中,台下的志愿者们与范老师积极互动,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范老师探讨。范老师表示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确实具有一定的两难性,所以更要把握好伦理原则,有效开展工作。志愿者老师们在分享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正如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智弘教授的比喻,专业伦理与专业理论技能就像老鹰的一对翅膀,像我们人类两条腿。只有专业助人伦理和专业理论技能同时并重发展,我们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服务才能飞的更高,走的更远,才能实现真正的“助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