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叶宇丽2017春重残助学团队——学生学习心得(孙劼):我轮上的开大
作者:孙 劼
发布时间:2018-01-09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地已经过了两年半了。回想起自己再次踏进校园,开始在开放大学徐汇校区声乐大专班的学习时,恍惚间已经过去了27年。198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从一个热爱运动的少年,变成了蜷缩在轮椅里的高位截瘫患者,就此中断了学业。当我鼓足勇气,重新踏入徐汇开大的校门时,已经是2015年了。在这里我简单描述一下轮椅上的校园生活,希望有着同样渴望和热情的小伙伴们跟上我们的轮印,投入到火热的学习中来充实自己吧。
作为上海开大声乐大专班第一届的学生,我们很幸运地碰到了一群可亲可敬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叶宇丽老师和其他授课老师都竭尽全力地为同学们营造着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每个课时都能感受到教声乐的孙甜老师,兢兢业业地指导每一次的正音和声乐基础训练,并认真地纠正我们每个做得不够的地方(子豪缺氧她就没招儿了)。两年半的五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阿玛丽莉》、《春思曲》、《桥》、《一杯美酒》、《鸿雁》等经典的艺术歌曲。尤其是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唐诗宋词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江城子》等,重新谱曲的艺术歌曲,含蓄隽永、意蕴悠长。尽管有难度,但孙老师说多唱这样的作品,会对我们有不小的帮助。就这样,最后考试时,每个同学都交出了三首不错的毕业作品。
与专业相关的还有西方音乐史,中国经典声乐作品鉴赏等课程。除了介绍一些历史沿革,音乐流派,还组织同学们集体观看经典器乐、歌剧的视频。并由老师讲解著名的音乐选段和其中歌唱家,指挥家、演奏家的特点,同学们也会不时讨论一下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前三个学期的钢琴课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虽然大家基本都是半路出家,但经过努力练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教授钢琴乐理课的范老师、王老师用耐心和宽容辅导着我们这些基础并不好的学生,激励着大家对课程更有兴趣。两位钢琴弹得较好的同学,已经可以小小地露一手了。
拓展类的课程中艺术欣赏是比较有特色的。授课的陈老师在不多的课时里阐述了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对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电影的鉴赏及其历史背景。课堂上的讨论涉及了艺术、历史、宗教、文化、地域差别等,让同学们兴趣盎然。
每次上课,午饭一般就在学校附近解决,吃碗馄饨或买个老北京卤肉卷(味道还不错哦)。中午休息时,我一般会在学校二楼的沙发上躺一会儿,既减压又可以让不争气的腰轻松一小会儿(有沙发真好)。学校的设施很完善,小伙伴们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无障碍斜坡和卫生间。
班主任叶老师更是关心我们几个坐轮椅的同学,每次都嘱咐我们回到家后报平安。记得有一天大雨倾盆,因为自己滑轮椅上学,撑伞、披雨披都很不方便,我被困在了地铁站出不来。得知消息后,叶老师撑着伞把我从地铁站接到了学校。虽然在路上并没有多说什么,但那一刻我觉得有这样一位内外兼美的班主任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回想这两年多的时光,不管你愿不愿意,轮椅上的学习生活都不是那么轻松自如的。刚开学时,班里有十几个同学,到毕业时只剩下七个“葫芦娃”了(轮椅就占了半壁江山 )。曾经以为再次进入校园,接受正规的教育学习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徐汇开大给了我圆梦的机会。感谢科弥、子豪的不离不弃,感谢老师同学们营造了这个充满关爱的家,因为有了你们,我会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