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心接触,新了解”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暑期“汇心成长坊”系列活动三
发布时间:2018-01-09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暑期“汇心成长坊”系列活动三
2017年7月12日,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志愿者强丽君老师(徐汇区职业高级中学)为孩子们带来了自我意识课:“心接触 新了解”。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时期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概念。他们对于自己的描述开始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发展,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同时,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不再顺从他人,而有了一定的独立见解,这种评价也开始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稳定。
强丽君老师以自我意识为主题,分别设计了“寻人行动”、“多元排队”、“我的自画像”三个难度依次提升的活动,以此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同时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游戏不断地认识自我:通过寻人行动,学会介绍自己,了解他人,发现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排队组合,根据自己在“多元排队”中所处的不同位置,认清自己的特点,寻找一个客观、真实的自我;通过动物来代表自己,完成“我的自画像”,避免了部分孩子怕画丑自己的尴尬,又能潜意识中折射出内在自我的特点,让孩子们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倾听别人评价、自我反省与体验、在比较中认识自己等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