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 疫情防控工作补充方案(二)
发布时间:2020-02-02
当前阶段,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以及寒假临近结束,我校赴外省市和境外的教职员工、学生将陆续返校,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三个覆盖”和“三个一律”相关要求,根据区委区府、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局关于做好防疫联控工作的各项通知、要求和工作安排,按照学校防疫联控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学校制定以下补充方案,请全校师生员工遵照执行。
1、强化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区教育局要求的防疫期间校园封闭式管理的要求,教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得进入学校。确需进入学校的人员一律报备离沪、抵沪情况,测量体温,登记后再入内。抵沪后隔离观察未满14天或体温异常者不得入内。校门口值守人员一律采取防护措施,带好口罩和手套。门卫严格按学校《外来人员与车辆出入校园的规定》落实联防联控期间的值守任务,同时向外来人员和车辆发放《告知书》,严格做到逐人逐车检查,人员每次进入校园务必监测体温,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学校宿舍实行全封闭管理,并与区公安局、区档案局等合作办学单位积极联络协调,停止在校园内所有培训工作。积极响应上级要求,确保校园安全,在防疫关键阶段严格执行校园全封闭式管理。
2、继续每日排查。严格按照 “三个覆盖”“三个一律”“三个强化”的要求,加强每日人员排摸,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排查覆盖全体教职员工(含学校聘用人员和临聘人员)和全体学生。排查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人的人员、1月10日后赴湖北并已经回沪的人员、目前在湖北的人员、赴除湖北之外其他地区(含境外)的人员、目前在返沪途中的人员等五类情况。人员排摸信息每天早上10点前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专用微信群汇总并及时上报。建立1月10日后去过湖北或正在湖北人员的台账记录并专人管理,并做好返沪后隔离时间记录和每日体温记录。
3、返沪人员管理。学校要求所有教职工必须在2020年2月10日前返沪,留足充分的隔离时间,在家中自我研修、待命。所有离沪人员返回上海后,一律按规定开展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隔离期自抵沪后次日起算)。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的人员,无论是否到过上海以外的地区,建议在家休息,并及时就诊,症状消失后方可来校。近14天内近距离接触过确诊或疑似“新冠病人”的人员,一律按规定隔离观察14天。
4、假期学生管理。学历教育部、特殊教育部、老年大学教务处、社区教育部指导学员按照学校和社区的相关要求,做好教育防控。不组织任何人员聚集的线下培训或集体活动,每天要求学员及时如实上报情况。
5、筹措防控物资。总务后勤部门抓紧购买测温枪、口罩、电动喷雾器、消毒洗手液、各类消毒药品等防控物资以备开学后使用。通过各种途径做好防控物品使用宣传,建议全校师生员工及时自行采购各类疫情防控、消毒物品并严格遵循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规定。
6、严格行政值班。加强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和巡查值守,严格值班纪律,认真做好值班台账。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及时上报主管领导,不得擅离职守,全力做好我校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
7、做好开学预案。按照上级机构的要求,对学校工作台账、校门、宿舍、食堂、隔离等五方面工作开展自查和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聋生宿舍楼设专用留观宿舍,返校学生中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的学生及时隔离住宿观察,需要就医的及时要求和监督其去医疗机构医治。
8、调整教学计划。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执行市教委、区教育局网上学习方案要求,学校将推迟开学时间,各部门提前谋划下学期开学筹备工作,着手酝酿“网上教学+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做好开学的相关准备。如遇疫情形势变化,根据上级的要求,及时做好计划变更准备和调整通知。
9、畅通防疫宣传。抽调学校宣传员队伍中的精干力量,组建我校疫情防控宣传组,明确分工,从防控小贴士、官方权威发布和学校的具体举措和行动三个层面进行实时舆情宣传。让全体师生能够实时知晓我校的防控举措及最新动态。徐汇区社区学院将陆续推送“学习 陪你一起战疫”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徐汇汇课”APP、徐汇汇课、汇心等微信公众号及时转载权威防疫知识,推送学习资源,引导和启发老年群体、青少年及家长群体学习。徐汇社区教育杂志组织线上专栏征稿,并依托“徐汇汇课”公众号开通同心战疫情徐汇居民主题诗歌作品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