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为充分应对开学后可能遇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杜绝校园内传染情况的发生,切实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根据终身教育工作体系的实际情况,精准防控、精细管理、精确保障,确保全体师生的健康,守护校园的安全,现制定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应急预案。
一、严格管控从校门开始
1. 本校教师凭ID卡进校,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职工驾车进入需先接受体温检测方可放行。
2. 各类学生入校前自觉配合接受体温检测,如有异常情况停止进入学校,正确引导就医并上报。
3. 所有来访人员一律严格做好“一测、二问、三填报”。设备维修保养、绿植养护、垃圾清运等外来工作人员,需填写《外来人员入校登记表》,工作过程中需配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并对此进行实时检查,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完成后尽快离校。
4. 疫情期间所有快递、外卖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物品放置制定区域由本人自行领取。
5. 疫情期间严禁各类未经登记的车辆驶入校园。
二、精细布控从校园落实
1. 工作场所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必要时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学校在所有重点区域增设消毒防护设施。
2. 疫情期间设置隔离区域,开学后发现疑似患者及时进入听障学生宿舍区应急突发情况留观室隔离,一旦确诊及时排查密切接触者并实施医学观察,时刻掌握患者以及隔离人员的发展情况。
3. 有确诊案例发生期间学校停止所有聚集性活动,停止会议室、报告厅的使用,重要会议改为线上进行,重要通知按照现有的网络流程执行,保证所有信息的准确传达。
4. 停止公共教室的使用,防止交叉传染,重点区域重点消毒。相关教学工作启动网络课程。
5. 办公室、教室、会议室等人员相对聚集环境保持经常开窗通风,疫情期间重点区域不得使用空调。
6. 严格落实环境消毒工作,对人员频繁进过的地点(场所)重点消毒。
(1)学校安排专人加强对聋生宿舍、教室、图书馆、机房、食堂、厕所、电梯、公共浴室、楼道、户外公共区域等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2)垃圾箱、空调、直饮水机等设备及时清洗消毒,针对垃圾台及口罩回收点等重点部位每日进行多次消杀,确保全方位落实消毒工作。
(3)根据细菌、病毒各自的传染特性,着重对电梯的安全做了补充调整,除了加强消毒外,准备按键专用纸、并设定通风。
7. 加强食堂管理。
(1) 根据本校工作特点和教学工作需要,制订严格细致的供餐、用餐办法,确保师生用餐安全。
(2)加强对食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监管。
(3)做好食堂环境的消杀预防工作,每天进行全面消毒清扫及开窗通风工作。严格落实对炊具、餐具等用品定期消毒。严把食堂进货关。
三、重点防范从细节执行
1. 做好全体师生健康监测工作。以部门、班级为单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一如既往地做好全体师生员工的疫情情况统计表。指定专人联系需要重点监控的师生员工情况。
2. 加强车辆管理。减少同车人数,要求驾驶员在工作时段佩戴口罩,为车辆配备免洗洗手液、84消毒液、口罩等物资。每次用车结束,要求对车辆进行喷洒消毒。
3. 提前做好物资储备。提前备好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枪等疫情防控储备物资。采购防疫期间食堂就餐所需物资,确保疫情期内物资配备充分。对防疫物资单独建账,并设专人负责物品的发放,确保防疫物资使用得当。
4. 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工作,接受专业的指导和督查,不断细化和完善应急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
5. 确诊患者康复后复工、复课的须持有二级及以上医院提供的医学证明。
6. 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宣传及舆情防控工作。
(1)及时了解、掌握疫情防控动态实况和出现的新状况,根据各级领导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动员、组织、凝聚全体师生力量,及时解疑释惑。
(2)教育全体师生保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促进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和谐稳定。
(3)学校新冠防控宣传组持续做好防控宣传报道工作。党支部和防控宣传组要及时挖掘展现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利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等网上平台和渠道,宣传报道身边的先进事迹。严守内部材料保密规定,内部会议材料和精神、工作提示等,严禁在微博和微信群发布、严禁转发给与工作无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