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2021-2022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2015-2016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2013-2014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笔尖的轨迹是旅行的记忆 用实际行动传递公益力量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校友风采录之罗克平先生

作者:校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16

  ★人物简介

罗克平,资深主编,编审,高级政工师,旅游文学作家,出版了《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 处》、《千帆太湖》等著作。

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分别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民航报》等报刊刊登。

曾担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副部长,《航空港报》主编、《航空港》杂志主编,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8年。

退休后的他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热心为机关、教育单位、社区等开设文化旅游讲座。他争当热心市民,撰写的建议被列入《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他勤奋刻苦,永攀高峰,擅长旅游摄影撰稿,热心慈善公益活动,他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他是徐汇区业余大学首届中文专业( 甲班) 毕业生。

 (罗克平在法国马赛至里昂的高速列车上)

 

(罗克平在瑞士雪山上)

(罗克平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罗克平在“雪龙号”科考船上)

★工作实绩:

2017 年12 月被聘为“上海市长宁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2018 年4 月23 日,《岁月与旅行》文学社群上海分会成立,罗克平担任上海分会首任会长

《岁月与旅行》文学社群上海分会会长罗克平致辞


2019年4月被上海市松江区委统战部聘为“海上新力量·统战新文艺骨干联盟”成员、“松江公约数”微信公众号《时光札记》专栏文学顾问。

 

★经历回眸:

罗克平到过40 多个国家采访、旅游。自2015 年5 月起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服务”栏目《放心去旅行》节目担任嘉宾,每周播讲一期,每期30 分钟。已经介绍了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新西兰、南非、泰国等24 个国家的150 期旅游节目。

罗克平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节目


曾两度援疆, 2012年6月担任上海市沪疆“银龄行动”志愿者临时党支部书记。亲历了新疆地震、维稳、救灾访贫等。他在援疆期间跋山涉水,主动到喀什图书馆开设文化讲座,并赠送1万多元的书籍给当地图书馆、民政部门等。

 

罗克平向喀什地区老龄办赠书


2017年正月初五,在中国首届“旅游春晚”中压轴出场,电视节目时长5分钟

罗克平在首届旅游春晚介绍旅游经历(冰旅馆)


在上海市2017互联网+”论坛、2019上海市松江区“侨界讲坛”、2018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服务”嘉宾与听众面对面公益讲座等举办了60多场关于“旅游文学”“新闻摄影”“党课”等讲座

罗克平在上海2017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作报告


罗克平在松江区2019 首期《侨界讲坛》举办讲座


★著作云集:

罗克平的著作《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处》


罗克平的著作《千帆太湖》


《何不“就地取材”?》刊登于解放日报1985年6月3日


《她在传播中国文化》刊登于1985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南雁荡山纪游》刊登于1992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唯一的里昂》刊登于2017年12月21日《每周广播电视》


《新西兰的农家乐》刊登于2019年1月1日《上海老年报》


《上海机场的巨变》刊登于201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赠书留香:

2018 年12 月10 日,罗克平回到了阔别34 年的徐汇区业余大学母校,受到了徐汇区业余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杜俭的会见。罗克平向杜俭校长汇报了个人积极参与终身教育的实践,并向杜俭校长赠送了《千帆太湖》著作。

罗克平(图右)向杜俭校长(图左)赠送了个人撰写的《千帆太湖》著作


★荣誉奖项:

·2012年11月,罗克平在新疆喀什市的征文《喀什市民的幸福满足感》荣获二等奖。

 

·在2018年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罗克平的摄影作品《美的定格》和文学作品《圆梦》在上海双双获奖。

·2018年2月,罗克平荣获第二届上海市松江区“感动新桥”道德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19年2月,罗克平在“美丽中国尼康行”摄影活动中获奖

·罗克平获得《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

 

 

 

·其他荣誉

 

 

★作品选篇:

04与解放日报首次合办《民航专刊》.jpg

富于激情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收获快乐!

两度参加援疆志愿者行动

2012 年重阳节是上海市的第25 个敬老日,当晚,电视台实况播放了《“枫叶正红”上海市大型文艺晚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的专场节目。

晚会开始前,曾为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干部、老劳模、老科技工作者、老文艺工作者以及老龄系统先进代表,作为晚会明星从红地毯步入会场。

罗克平作为沪疆“银龄行动”志愿者的代表,被上海市有关部门邀请走上了红地毯。当每一位“明星”踏上金光大道时,现场来宾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上海世博中心大厅的红地毯长100 多米,当主持人说道:“现在走向我们的是银龄行动志愿者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宣传报道银龄行动尽心尽力的罗克平老师……”时,罗克平抖擞精神,迈着正步往前走去,似乎穿越时空,从遥远的新疆回到了上海,从茫茫戈壁滩走进了上海世博中心。

“银龄行动”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全国老龄委倡导、组织老年知识分子从我国东部到西部地区开展的智力援助行动。上海自2003 年开展沪疆“ 银龄行动” 以来,组织了医疗卫生、教育、园林、文化、新闻采编等10 多个专业的371 名退休老专家开展援疆志愿行动,为新疆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留下了珍贵的技术指导资料,推动了新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银龄行动”是高层次“老有所为”的具体实践,是上海老年知识分子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积极践行,展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风采,弘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体现了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上海市领导欢送第十一期援疆志愿者,罗克平在前排(左三)


沪疆“银龄行动”成为全国老龄工作的一面旗帜。

2012 年是开展沪疆“银龄行动”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做好十周年“银龄行动”工作的宣传报道和总结,上海主办部门特意在全市范围内招聘一名从事新闻采编专业的老专家志愿者。这也是“银龄行动”开展以来首次招聘的新闻采编专业。

罗克平当年2 月份刚好从主编的岗位上退休,具有较为丰富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新闻采访、编辑的业务能力。他闻此信息后毫不犹豫地立刻报名,经考核批准并被任命为沪疆“银龄行动”志愿者队临时党支部书记。

第十期“银龄行动”志愿者队伍共2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3 人,党员13 人,“在受援单位我代表上海,在群众面前我代表党员。”罗克平在新疆工作期间,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党支部内力求全体党员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榜样。

罗克平和临时党支部的3 名支委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大家通过手机和电子邮件保持密切的联系,紧紧依靠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每周至少一次的“零报告”制度。在维稳、地震等突发事件中,党支部及时向各小组了解信息,确保全体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智力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罗克平带领“银龄党员”们主动融入和参加新疆当地的党组织活动:临时党支部与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一门诊党支部联合开展了组织学习活动;参加了泽普县“七一”升旗仪式;参加了喀什地区纪委和《喀什日报》主办的“真情感恩党,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等。

“银龄行动”的老党员们与新疆当地党员进行交流,在工作和业务上互帮互助互学,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留在新疆,同时也学习了当地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解放日报2012年7、8月刊登的“援疆两地书”文章


在“银龄党员”们的影响下,两位在喀什地区援疆的上海医疗老专家朱荩雯、孙晓娟于2012 年7 月,分别向“银龄行动”临时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

罗克平撰写的《上海老专家申请入党》于2012 年8 月12 日在《解放日报》刊登,文章中提到:她们长期工作、生活在上海,来新疆才一个多月,怎么会在喀什地区提出入党申请呢?是喀什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无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然。

罗克平说:“这是党支部最大的收获,也是对我们在新疆开展的志愿者党建工作最大的肯定。”

 

艰苦跋涉采写新闻并获奖

第十期沪疆“银龄行动”智力援助的范围为上海对口支援的克拉玛依市和喀什地区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4 个县。这4 个县大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从地区所在地的喀什市往南到叶城县、往东到巴楚县都约300 公里,开车要 4 个多小时,沿途大都是戈壁滩,自然条件十分艰苦。

上海志愿者的受援工作单位分布在11 个地方,罗克平作为“银龄行动”的一线记者,克服了当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困难,“脚步”深入到志愿者所在的县市和受援单位以及每个工作点,实地采访和捕捉志愿者工作中的闪光点。

 

罗克平2012年参加“银龄行动”援疆


2012 年7 月中旬,莎车县普降特大暴雨,罗克平跟随莎车县民政局局长吐尔孙•肉孜下基层调研受灾情况,先后到遭受洪水侵袭的亚克艾日克乡的5 个村庄了解受灾程度,在泥泞的小道上艰难地跋涉。初步统计共有487 户2240 人受灾,96 户房屋进水,79 户120 间房屋倒塌,35 吨小麦受损,被淹棉花3750 亩,已紧急转移安置512 人……罗克平及时协助调研组整理灾情汇总报告,申请赈灾物质,慰问受灾群众。

罗克平在两个半月内深入南疆喀什地区4 个县和北疆克拉玛依市采访,紧紧抓住“银龄行动”十年来取得的成效及老年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撰写成《一抹绚丽的援疆夕阳红》《以“努力精神”将银龄工作再上新台阶》等50 多篇新闻稿件,分别被全国老龄办官方网站、人民网、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老年报、上海援疆网、航空港杂志、喀什日报、克拉玛依日报等媒体刊登、转载,弘扬了新时代“上海老专家”志愿者“老有所为”的感人风采。

援疆期间,在喀什市委宣传部和《喀什日报》主办的庆祝喀什建市60 周年的征文活动中,罗克平的作品《喀什市民的幸福满足感》荣获优秀作品二等奖!

当喀什市活动主办方电话通知罗克平去参加颁奖大会领奖时,方才得知作者是沪疆“银龄行动”志愿者,已经返回上海了,不禁大为意外,啧啧称赞。这也是征文活动获奖者中唯一的上海作者。

第二年,罗克平继续放弃上海较为舒适的生活,克服困难,再接再厉,再度援疆,感动了许多人。

 

在新疆首次举办读书讲座

全国老龄办网站于2013 年8 月15 日刊登《上海“银龄行动”专家首次在新疆举办读书讲座》文章,盛赞了志愿者罗克平日前在新疆喀什市图书馆举办“旅游与生活”读书讲座,这是沪疆“银龄行动”开展11 年来首次举办的文化讲座。

文章透露,该讲座从策划到成功举办,幕后有着许多精彩感人的花絮,展现了“银龄行动”志愿者积极主动工作、努力、创新、超负荷工作和甘做“份外事”的奉献精神。

喀什地区是上海对口援疆的地区,喀什市是我国最西部的城市。在喀什期间,罗克平经常到喀什市图书馆查找资料。他了解到由于缺乏人才,喀什市图书馆每年举办的讲座不多,喀什人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罗克平主动建议举办一个文化讲座,并很快起草了《计划书》。他花了10 多天时间酝酿主题、编写讲稿,从1 万多张照片中精选、制作了126 张幻灯片,顺利完成了文化讲座。

为了文化援疆,罗克平从上海空运来了250 多册图书,先后向受援地的老龄办、受援单位、图书馆和当地群众赠送了价值1 万多元的图书,很受好评。

自从在新疆举办了读书讲座后,罗克平回到上海后似乎有了“ 讲座瘾” :为社区居民开设了旅游文化讲座,为老年大学学生开设了新闻摄影讲座,为幼儿园家长开设了亲子读书讲座,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听众开设了“ 为您服务圆梦沙龙” 讲座、“ 与嘉宾面对面” 公益讲座…… 甚至,他还登上了上海2017 “互联网+ ”高峰论坛上,作了《互联网使旅游更加丰富多彩和立体化》的论文报告。

罗克平在与上海电台听众“面对面嘉宾讲座”讲课

罗克平在为上海老年大学的学生讲课

罗克平在新桥社区学校开设文学旅游讲座

 

弘扬旅游文化:出书广播上电视

罗克平是个热爱生活和富有激情的人,在工作之余和退休之后,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从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 多个地方的采访旅游中,撷取了其中60 多个颇富特色的地方娓娓道来,用细腻写实的文字向人述说所见所闻,于2013 年出版了《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 处》著作。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地点是许多旅行者企望而难以抵达的,例如位于瑞典北极圈的冰旅馆、加勒比海的明珠——古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每篇文章有精彩的点评,还配以精美的图片,使读者一目了然,先睹为快。

罗克平说:《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 处》出版后,带来了连锁惊喜的反应。2015 年5 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我去做一档旅游节目的嘉宾,这是我首次“触电”广播节目。当时我以为就做一二期节目,没有想到一做就是3 年多,在电台“为您服务”栏目《放心去旅行》节目担任嘉宾,至今已介绍了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新西兰、南非、泰国等24 个国家150 期旅游节目。我在节目中同时向听众介绍了世界的旅游和文化、介绍了文明出游的礼仪,通过出国旅游的变化从中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等等。

罗克平最富有激情的事情是生平第一次上电视节目,没有想到竟然上的是“春晚”,更没有想到竟然在晚会节目中压轴出场。

2017 年 2 月1 日(初五)晚上8 点,旅游卫视播出《中国首届中老年旅游春晚》节目,罗克平作为全国唯一的个人讲故事的嘉宾,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铭鑫搭档,压轴出场,电视节目时长5 分钟。罗克平讲述了自己的旅游经历,讲出了“旅游春晚”晚会的主题:活到100 岁,游遍全世界! 

罗克平在首届旅游春晚上演出

 

挑战上海首届公益朗诵大赛

说起富于激情和勇于担当,罗克平举了一个例子。

2017 年5 月,上海将举办首届“公益新天地杯”公益有声大赛。大赛以直抒胸臆的有声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全民参与公益的意识,宣传公益精神,打造公益文明,讴歌中华美德,陶冶高尚情操,“凝聚点滴之爱,同铸公益之梦”,积极为公益事业发声。

“银龄行动”的主办方、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莉娟认为:沪疆“银龄行动”的工作很符合大赛的公益宗旨,于是她积极邀请和动员两度援疆的志愿者罗克平报名参与大赛,以通过节目演出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参与“银龄行动”。

罗克平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朗诵大赛,再加上普通话讲得不够标准,缺乏信心,就婉言谢绝了。

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赵莉娟再次邀请罗克平参赛。

罗克平想到:我如果不报名参加朗诵大赛,团队就会失去参赛的机会,就会失去在社会舞台上亮相宣传“ 银龄行动” 的机会。我一个人去报名参赛就是代表了“ 银龄行动” 团队去参赛,于是放下了个人“ 面子” ,毅然去报名点报名。这应该就是“ 勇于担当” 的精神!

罗克平参加上海首届公益有声大赛


罗克平在创作排练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团队创作排演有专人辅导、有服装、有音响设备时,很羡慕,形单影只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到居住地的春九社区居委会求助。党支部书记陈丽听后说,这是件好事情啊,居委会就是你的家!邀请他到居委会的活动中心排练大厅预演,实地找到演出场景的现场感觉。次日上午,陈丽书记安排工作人员打开了灯光和音响设备,让罗克平戴上“耳麦”,上场“演出”,她和其他观众在台下观看,并逐一指点了他的台步、台风、语调等不足之处。几次排练下来,罗克平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许多!

罗克平满怀激情地表演了原创作品《大爱无疆——上海“银龄行动”志愿者在新疆》,顺利通过初赛,入围上海公益有声大赛复赛。

银龄行动团队荣获上海首届公益有声大赛优秀奖,罗克平位于(右四)


该大赛共吸引了近1000 人的214 部参赛作品,他们通过演讲、朗诵、讲故事等形式,用身边充满爱的故事,深情地传递了“公益即爱也是生活”的主题。

在决赛中,视频MV 由第15 期“银龄行动”全体志愿者分别在喀什、叶城、巴楚和克拉玛依四地颂唱《沪疆银龄行动之歌》,决赛现场歌曲由志愿者欧静艳演唱,散文《银龄在行动》由罗克平声情并茂地脱稿朗诵。“银龄行动”志愿者团队终于荣获了大赛优胜奖!

罗克平总结说:充满激情、斗志旺盛和勇于担当、尽心竭力,是挑战上海首届公益朗诵大赛获奖的关键,也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应有的素质。

 

奉献付出的同时收获着快乐

2018 年2 月,罗克平荣获第二届松江区“感动新桥”道德模范人物荣誉称号。罗克平说:践行的是公益,宣传的是文化,付出的是奉献,收获的是愉悦,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

 

罗克平与道德模范人物的宣传牌合影


罗克平说起奉献付出的同时收获着快乐,他感觉快乐满满!

罗克平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服务”《放心去旅行》栏目做嘉宾,听众的“ 粉丝” 很多。在广播了罗克平《参加首届旅游春晚的背后故事》后,不少听众纷纷给电台留言。有的说:“今天的《首届旅游春晚》广播节目太精彩了,有幸聆听,非常幸运!”听众道书祥留言:“今天听了罗老师上旅游春晚的节目介绍,我很激动,我为罗老师的认真、为人真诚负责而感动。罗老师是共产党员吧,我们要提倡正能量,这就是讲正气正能量!”

罗克平觉得:我能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中给听众留下的是“共产党员”和“正能量”的形象,是对这档《放心去旅行》广播节目和我个人的最高褒奖!

在2018 年9 月28 日举行的新闵社区邻里节暨“益暖新闵,让爱传递”启动仪式上,活动的主题为“小家大爱·邻里守望一家亲”。一位参与者面带笑容地对罗克平说:“罗老师,我认识您,您给我们上过课。”

那一刻,罗克平特别感动,特别温暖,有一种特别受到尊重的感觉!

罗克平说:我奉献,我快乐!上海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城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在奉献付出的同时收获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感,这才是最大的快乐!